⊙陆前进
今年以来,主要国际货币美元、欧元和日元波动幅度较大,主导国际汇市变动的主要是货币的避险功能。年初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蔓延和加剧,欧元大幅度下滑,作为主要的避险货币,美元资产大幅度上涨。而随着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家得到欧盟和IMF的联合援助,欧债危机有所缓解,投资者风险偏好发生转移,欧元转而走强,同时也由于美国经济表现不佳,美元对欧元汇率从6月初起至今贬值超过10%,对日元贬值接近7%。
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增大,稍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就立即转向,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增加,此时主导国际汇市变动的不再是宏观经济基本面,而是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在主要货币国家经济都表现不佳的情况下,投资者只能次优选择,这时候“安全港效应”起主要作用。
所谓安全港效应,就是由于经济、政治、法律风险等因素导致对国内和国外资产偏好不同,如本国居民担心本国经济、政治等政策的不稳定,他们可能选择持有国外资产。“安全港效应”引发“风险偏好”改变,导致资本向安全的资产流动,如美元币值在1984年的后三个季度上升(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美元已经大大高估),就是由于安全港效应,因为在冷战时期,美国受到外国军事威胁的可能性较小,有一个稳定和安全的政治气候,所以大量资本流向美国,导致美元走强。目前主权债务危机缠身的欧元区面临财政紧缩、经济增长放缓的压力,前景仍不容乐观;同时最近公布的美国二季度数据仍然低于市场预期,避险资金又转而趋向美元。也就是说,影响货币走强的因素主要是“风险偏好”,如果两国经济基本面都面临下滑的风险,非经济因素将主导汇率的走势,“安全感效应”凸显,这也就是美元对欧元汇率从8月8日起突然又走向升值的原因。
不过,前周的美联储议息声明指出,美国复苏步伐在最近几个月中已有所放缓,将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0到0.25%的目标区间不变,将把来自于机构债和机构抵押贷款债券的本金付款再投资于较长期美国国债,继续维持量化宽松政策。同时由于欧洲央行(ECB)公布数据显示上周该行购入欧元区政府债券数量处于低位,市场风险偏好情绪又渐渐倾向于欧元,欧元对美元有所反弹。
在发达国家主要经济体都表现不佳的情况下,“风险偏好”将主导国际汇市。最近美元、日元走强就是明显的例证,因为欧元区存在货币统一、财政不统一固有制度缺陷,主权债务危机难以彻底根除,投资者仍然心存疑虑,避险资金趋向美元和日元,美元、日元先后上涨。在全球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投资者渴望的是投资安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危机越严重,美元反而越强势的道理,相比其他货币,美元抗风险能力最强。如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美元不是走弱,反而逆势走强,美元走强是由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决定的,美元成了安全的避风港湾。实际上,“风险偏好”转移反映了投资者的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美元、欧元和日元是国际汇市的主导货币,是储备货币主要投资对象,在美、欧、日三国(地区)经济复苏缓慢的情况下,三种主要货币对经济信息异常敏感,一个短期的利好或利空因素都会影响投资者的风险预期和投资决策,导致风险偏好转变,三种货币的汇率波动幅度明显增加。值得指出的是,三种国际货币汇率的波动,也会影响到我国人民币汇率。笔者认为,我国要建立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最近主要国际货币大幅度波动,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也将增加。人民币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弹性增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受国际金融市场主要汇率变化影响也将上升。如果美元走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参考一篮子货币调节,人民币对美元就该贬值,以保持人民币总体币值的相对稳定;如果美元走弱,则人民币对美元则将升值。因此,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对非美货币汇率波动幅度增加,参考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变动幅度将明显增加。 (作者系复旦大学国际金融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