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牡霞 ○编辑 衡道庆
8月24日,中组部有关负责人在国资委正式宣布,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正式卸任,由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局长的王勇接替。作为国资委的首任主任,李荣融在其在任的七年内,成功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推动央企进行有效整合,完善央企公司治理结构。
2002年至2009年,央企资产总额从7万亿元增长到21万亿元,央企户数却由196户减少到123户,央企董事会试点增至32家,这是大多数人在谈到李荣融七年国资委生涯时最常引用的三组数据。
在李荣融功成身退之后,其所留下的推进央企整合、完善央企公司治理的经验,仍将引领央企继续前行。
央企资产增长近2倍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国资委的重要使命,在李荣融的带领下,国资委很好地完成了这一使命。
2002年至2009年,中央企业资产总额从7万亿元增长到21万亿元,增长近2倍;销售收入从3.4万亿元增长到12.6万亿元,上缴税金从2915亿元增长到10876亿元,均增长2.7倍;实现利润从2405亿元增长到7977亿元,增长2.3倍;7年累计实现利润4.7万亿元,上缴税金5.1万亿元;进入世界500强的央企从6家增加到30家。
即使是在受金融危机深度影响的2009年,央企仍成功实现保值增值,央企平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109.3%。在全部中央企业中,2009年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央企有119家,占92.2%;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率超过110%的央企共有67家,占比51.9%。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李荣融一直以来所倾注的心血。李荣融曾撰文指出,国有资产实现较好保值增值,得益于国资委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方面进行了积极改革,包括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抓好财务监管和风险控制、公开招聘现代企业管理者、推进股份制改革及要求中央企业明确主业和联合重组、规范产权转让行为六大方面。
有力推进央企整合
在实现保值增值、资产规模壮大的同时,央企户数也在按照国资委的设想不断减少。2006年,国资委就明确提出,到2010年央企要通过重组整合减少到80-100家。
国资委关于央企整合的思路主要分成四种:央企之间“强强联合”;一般央企并入优秀央企,即以强并弱;科研院所并入产业集团;非主业资产向其他中央企业集中。在国资委的大力推动下,7年之后,央企户数由2003年的196户,减少到了目前的123户,并将在今年年底减少到100户以内。
李荣融推进央企整合的决心十分坚定,在7月23日的央企负责人会议上,针对一些人认为央企整合速度太快的观点,李荣融指出,“央企整合的速度不是快了,而是慢了。”
对于重组的目标,李荣融曾指出,重组并购是要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行效率,力争做到不仅1+1要大于2,还要进一步做到大于3。
通过资本市场推进央企整合是其中一条重要途径,随着央企整合速度的加快,央企与证券市场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统计显示,到2009年年底,央企控股上市公司占全部境内上市公司总市值的比重为34.57%,占流通市值的比重已经达到26.46%。央企为实际控制人的境内外上市公司共有307家,其中境外上市公司88家,包括25家A+H公司,已经实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的企业22家。
董事会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总结李荣融7年国资委生涯的成绩,还必须提到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的从无到有,并不断扩大的过程。
李荣融曾指出,董事会试点工作意义重大,责任重大。董事会试点工作是国资委的生命线和各项工作的核心,也是国企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李荣融认为,推进董事会试点,是遵循了企业的发展规律,“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办事,国企一定能搞好。”
早在上任后不久,李荣融就曾到新加坡参观淡马锡。淡马锡利用独特的董事会制度将国有资产经营得很好,没有一家企业亏损,李荣融对此印象深刻。考察回来后不久,国资委向国务院提出在中央企业中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
2004年6月,国资委正式下发《关于中央企业建立和完善国有独资公司董事会试点工作的通知》,标志着央企董事会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神华集团、宝钢集团、诚通集团、国旅集团等7户企业为首批董事会试点企业。截至目前,开展董事会试点的中央企业已达到3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