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专 版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好产品更需好机制
  • 瞩望“综合税调”推楼市回归正常
  • “税调”取代“政调” 先要厘清思路
  • 七成上市房企“钱紧”
  • 靠什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巨大依赖
  • 车辆保险困局
  •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多重效应
  •  
    2010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好产品更需好机制
    瞩望“综合税调”推楼市回归正常
    “税调”取代“政调” 先要厘清思路
    七成上市房企“钱紧”
    靠什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巨大依赖
    车辆保险困局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多重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好产品更需好机制
    2010-09-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湘源

      黄湘源

      专户理财“一对多”,曾被投资者寄予厚望,但在迄今为止发行的近200只 “一对多”产品中,实现正收益的不足二成,大多数产品净值长期处在1元以下。近期据一份不完全统计显示,8月中旬以来,绝大部分“一对多”专户业绩回升到1元以上,但那只是靠市场反弹行情所带来的业绩变化,缺乏说服力。

      贝恩咨询公司两年前的一项报告曾预计出,我国流动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居民人数2010年将超过1000万,他们的总资产将达3.11万亿美元。如果将这这项统计换成以100万元人民币为单位来计算,那么,无论是可投资流动资产的人数还是总资产,都可以扩大到可观的数倍之多。“一对多”产品的推出,无疑是基金业发展的一个大好机会。

      在监管层放行“一对多”专户业务后,有资格的基金公司蜂拥而上。基金公司一时间争抢“一对多”,主要是看中旱涝保收的管理费。其实,很多基金公司在专户业务的投资理念、人才储备等方面并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产品发行完成后才被迫面临应对投资方向选择的难题。这种冲动性的扩张导致“一对多”陷入过度快速发展的尴尬,拿不出好业绩也在意料之中。

      “一对多”说是专户理财产品,不少“一对多”产品却并没有真正明确的市场定位,沿袭的还是公募基金的投资思路,在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上也分不清“一对多”还是“一对少”或“一对一”。“一对多”产品同一般公募基金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绝对收益追求者,后者追求的是相对收益。跟“一对一”相比,其区别则主要体现在客户的需求不同,“一对一”由于资金量远大于“一对多”,客户对风险控制的要求也相对高于对收益的要求;而“一对多”客户需求多样,激进和保守之间的度难以把握,但对资产净值增长的要求则可以说是一致的。不少习惯了公募基金操作手法的基金经理运作起“一对多”来则不免有点手生,有的不过一两亿的规模却一下子配置了40、50只个股,有的从3000点以上还在不断加仓,直至满仓,而在大盘跌到2500点以下的时候,却减仓到了不足30%的仓位等等。这种做法,一定程度上其实是背弃了“一对多”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基本原则。其实,“一对多”产品设计的优势,在于它能像私募那般灵活地持股,如果不看好市场也可以长时间空仓,大可不必像公募那般永远是重仓持股,或者过分看重跑不跑得赢大盘。

      “一对多”理财产品的固定管理费加收益提成的管理费收取方式,本意在于让基金公司不仅可以多赚多得,同时也可以在绝对盈利目标下使基金公司的利益与“一对多”客户的利益保持一致。由于基金公司只管跑马圈地,没顾上或者说顾不上为自己的客户创收,结果不仅基金公司自己按收益提取管理费部分基本上化为泡影,就是一些有限的基本管理费收入也未必抵得上产品在亏损状态下的运行和维护成本,这对于基金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深刻反思的教训。至少公募基金的运行模式必须要改,从重扩容轻投资、重排名轻收益、重收费轻提成转变到真正以自己的客户利益高于一切的市场化运行轨道上来。在某种意义上,惟本分者能本色,惟本色者能本分。对于“一对多”来说,盈利能力才是充分体现专户理财工具本质特征的试金石。在这方面,什么时候“一对多”能像一些私募基金那样做得到市场涨跌都赚钱,才可以说对得起它这一块敢以追求绝对收益为目标的专户理财的金字招牌。

      信息披露不透明,也是专户“一对多” 产品的一大软肋。“一对多”信息披露只对投资者本人,不对公众开放,虽然据说是国际惯例,监管方面也有相关规定,但从客观效果看,不仅使整个行业由于信息不透明而处于封闭状态,也使得买了“一对多”的人,只知道产品净值表现如何,不知道别的同类产品怎样,更无法与公募基金作整体比较。在信息披露不公平的情况下,资产委托人自身的利益是否会受到伤害,既然无从了解和比较,自然也就很难谈得上会有可靠保障。长此以往,笔者以为,“一对多”产品自身的长期发展前景是会大受影响的。

      证监会最大限度地放宽“一对多”专户理财的投资限制,允许基金专户理财参与股指期货可以根据客户意见自主决定,在某种意义上,这对于专户“一对多”信息开放的取舍也是一个很好的启发。那么,专户“一对多”的信息披露,是否也可以比照此例,放手让它的客户即资产委托人自主决定开放不开放、公开不公开,以及在多大的范围和以多少频率来开放和公开呢?可以相信,自治和透明只会有助于专户“一对多”更好地反映资产委托人的意志,同时,也将有助于专户“一对多”产品在绝对盈利的目标下更好地提高盈利能力。

      (作者系知名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