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价值
  • 10:专 版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好产品更需好机制
  • 瞩望“综合税调”推楼市回归正常
  • “税调”取代“政调” 先要厘清思路
  • 七成上市房企“钱紧”
  • 靠什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巨大依赖
  • 车辆保险困局
  •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多重效应
  •  
    2010年9月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好产品更需好机制
    瞩望“综合税调”推楼市回归正常
    “税调”取代“政调” 先要厘清思路
    七成上市房企“钱紧”
    靠什么摆脱对化石能源的巨大依赖
    车辆保险困局
    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强有多重效应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税调”取代“政调” 先要厘清思路
    2010-09-0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谭浩俊

      ⊙谭浩俊

      

      面对陷于胶着状态的楼市,调控政策需要有策略性的调整和应对,不能再满足于“行政调控”的单一手段,而应在继续发挥行政调控作用的同时,更多地使用税收调控手段,逐步用经济杠杆取代行政杠杆、用法律手段代替行政手段。

      不过,对于“税调”将取代“政调”的热点话题,笔者以为,需要厘清思路的是,公众热盼房产税政策出台,是希望通过税收杠杆,将过高的房价压下来、将各种炒房行为控制住。而地方政府希望出台房产税,可能是希望通过房产税政策给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这就要提醒决策层,无论如何,在房产税政策的制定上,应更多地考虑公众的利益,考虑市场的健康运行。把房产税的开征,作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维护公众利益的举措,而不能成为地方政府创收的手段。

      要真正出台房产税政策,首先必须摸清楚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真实情况,如现行房价与居民实际承受能力、开发商的利润、地方政府从房地产市场获得的实际利益、闲置土地、二手房市场、住房空置率、保障房的建设和供应等等。只有将这些情况全部调查清楚,房产税政策的出台才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否则,房产税极有可能成为地方政府获取新的利益的一种工具。为此,需要加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清理和规范,通过扩大地方债券发放规模、建立地方债务风险基金等方式,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否则,若任凭地方政府制定房产税政策,就会有违房产税的初衷。

      以“税调”取代“政调”,是国外房地产市场比较成功的经验。但是,“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国外的先进经验如果得不到规范、科学、合理的学习和运用,房产税也未必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是“政调”变“税调”必须十分注意的一个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