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临重新定位问题
⊙亚夫
未来30年,是走城镇化之路,还是走城市化之路?这看似一字之差的问题,很有可能成为下一步发展路径选择的焦点。
首先来看两则看似不相关的信息。
据报道,9月21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了《中国发展报告2010》。该报告提出,中国要走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市化道路,建议废除“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方针。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杨伟民,也是该报告的作者之一表示,“重点发展小城镇”不符合中国的城市化规律。因为小城镇属于低密度、分散化、不紧凑的城市化形态,不宜作为推进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杨伟民表示,今后在城市化空间布局上可以按特大城市群、大城市群、其他城市化地区(大都市区、城市圈、城市带)、边境口岸城市、点状分布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五类考虑,实行有区别的城市化方针。据他估计,这五类城市未来可以集中10亿左右的城市人口,基本可以满足2030年中国人口达到14.6亿的高峰值、城市化达到65%时对城市空间的需要。
另据报道,北京交通从9月13日起出现全天候拥堵。17日晚高峰北京拥堵路段达140条,创下了历史新纪录。而据相关统计,截至2010年2月底,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达413万辆。另据测算,到2015年,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00万辆。而在机动车达到500万辆时,北京的高峰时段道路平均车速将降至每小时15公里,只等于普通人的跑步速度。
又据北京市总体规划,到2020年,北京的人口规模应控制在1800万左右。但截至2009年底,北京的实际常住人口已超过了1900万。而北京每增加1个人,就会每天给交通系统带来2.6次出行。过多的车流量不仅会导致交通拥堵,更会加重环境污染。另外,北京现在已不仅有交通问题,还有严重的水资源与其他资源短缺问题。除了北京,其他特大型城市也有类似问题。
这里,把这两组信息放在一块,想说明什么呢?先不忙做推论,还是来看看,为什么中国现在要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个非常特殊的原因是,这两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出现了剧烈波动。如何通过扩大内需来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已成为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需要考虑的问题。
其中,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又是诸事之首、重中之重。为什么呢?因为城镇化进程一旦加快,不仅能化解包括钢铁、建材等原材料行业在内的诸多产能过剩问题,而且能创造就业,保证增长,为调结构赢得更多时间。同时还能缩小地区差距,缓解二元矛盾,夯实扩大内需的基础。试想,没有广大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没有更多农业人口转为城镇人口,未来的扩大内需能走多远?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城镇化的主题,所以中国经济在遭遇外部环境巨变时,才有了宽阔的调节空间和回旋余地,才有了新的突围方向和建设目标,才有了投资界正在酝酿的投资热情。而这个主题也正在成为证券市场分析人士引以为据的重要分析基础。然而,恰恰在城镇化还是城市化的问题上,人们的思考还不够,反省还不深,准备还不足。因此,面临着路径选择问题。
而在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化发展道路问题上,却有以下两点是绕不过去的。其一,城市为谁而存在?是为外部需求制造产品与提供服务而存在,还是为本地人的生存与发展而存在?现在,国际经贸与产业格局正在大洗牌。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多个领域已经产能过剩,超出了全世界的需求。再搞许多产业带是否合适?日后市场一旦起变化,那些城市是否会迅速败落?
其二,什么样的城市规模最合适?没有乡村支持的城市群是有保障的吗?从北京、上海等人口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自然承载力的城市运行情况看,显然已经陷入了规模不经济的陷阱,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进而成为“累城”。而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乡野一旦消失,城乡之间的统筹一旦失衡,未来失去的将不仅仅是景观,更是基本的生活素材和稳定的生活保障。
除此之外,在城市化过程中,还有人文方面的因素更是忽视不得的事。由此想到,为什么在以往的政府文件中,只用“城镇化”这个词,而不用“城市化”这个概念,总有一定道理。现在舍“城镇化”搞“城市化”,实际上是在给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进行重新定位。然而,这个“位”怎么来定,只看单一的经济指标恐怕是不够的。需要有更多学科的介入,有更缜密的思考。再不能犯不可挽回的历史错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