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力推并购重组
券商直投可顺势而上
⊙记者 郭成林 ○编辑 全泽源
回溯近一年来涉及PE参与的重组案例,较为活跃的是鼎晖投资(脱胎于原中金直投部)、建银国际、平安信托旗下直投平台平安创投等机构。然而总结其模式,目前仍停留在突击入股、为拟借壳企业实现预融资的居多。
典型案例如鼎晖投资恒逸石化。今年1月11日,世纪光华因与恒逸石化筹划借壳重组而停牌。此后据其预案披露,仅半个月前的2009年12月24日,鼎晖一期和鼎晖元博别以2.3亿和6688万受让恒逸集团持有的恒逸石化6.24%和1.76%的股权。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监管层担忧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利益倾斜问题,带现金对价支付的融资型重组尚未完全放开(仅有世茂股份、深能源、上海医药三项目在重组过程中有现金融资),PE的突击入股也相当于完成了拟重组方的预融资。
类似的典型案例如前文提及过的中油金鸿借壳领先科技。自2007年3月至今,先后有三家内资PE、两家外资PE、一家券商直投、还有一家疑似PE等7家PE轮番对公司注资,在帮助其快速并购扩张、最终符合借壳上市要求上至关重要。
“仅以上述业务层面来看,重组并购市场由券商直投占主要份额显然合情合理。”某券商直投负责人如此对记者表示。
然而,国际并购市场上除黑石、凯雷、KKR等声名显赫的PE巨鳄纵横驰骋外,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国际投行的直投业务也属第一梯队,不但收益远高于传统的证券承销赚取的利润,并且有利于深层次地挖掘客户价值,进而反向带动了融资与并购等中介业务。同时,由于投资和融资周期往往交替出现,直投业务和承销业务有周期性互补的作用,从而增强国际投行的抗风险能力。
然而,从资本市场的实践来看,目前大量的并购重组仍以政府力量为主导,效率偏低,“任命式整合”弊病明显,以纯市场化为导向的兼并运作奇缺。资本市场如何发挥其市场化功能,以推进国内产业兼并重组、产业升级成为重要议题。
就在近期,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出席第三届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成立大会时发表讲话,首次表示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证监会已形成规范推进资本市场并购重组的十项专项工作安排,其中正包括拓宽并购重组融资渠道、支持设立并购基金、鼓励创新并购重组支付手段等重要内容。
基于此,券商直投——作为国家证券系统中PE正规军,未来能否受益于体制、又挣脱体制所附带的痼疾,在快速膨胀的国内并购重组市场顺势而上,发挥顶梁柱的作用?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