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前10月新增信贷近7万亿 流动性压力不容忽视
  • 投资增速继续下行 短期恐难反弹
  • 工业增速面临进一步回落压力
  • 10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8%
  • 10月国际农产品
    价格全线上涨
  • 居民储蓄锐减7000亿创单月历史纪录
  • M1、M2再度高位反弹
  • 如何看待当前高物价
  •  
    2010年11月12日   按日期查找
    3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焦点
    前10月新增信贷近7万亿 流动性压力不容忽视
    投资增速继续下行 短期恐难反弹
    工业增速面临进一步回落压力
    10月全国财政收入增长14.8%
    10月国际农产品
    价格全线上涨
    居民储蓄锐减7000亿创单月历史纪录
    M1、M2再度高位反弹
    如何看待当前高物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M1、M2再度高位反弹
    2010-11-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苗燕 李丹丹 ○编辑 衡道庆

      ⊙记者 苗燕 李丹丹 ○编辑 衡道庆

      

      央行11日公布的10月份货币信贷数据显示,狭义货币(M1)、广义货币(M2)在9月份双双出现回落后,本月再度高位反弹。M2同比增长19.3%,增幅较上月提高0.3个百分点。M1同比增长22.1%,增幅较上月提高1.2个百分点。M2、M1之间“倒剪刀差”较8、9月份有所扩大。此外,M1/M2的货币流动性当月也有所回升,达到今年以来的次高值。这种流动性充裕的状况,也促使央行在10日晚间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副行长胡晓炼强调,这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工具的使用,表明了央行在管理流动性方面所采取的措施,也表明央行会持续地使流动性供给和银行体系流动性保持合理。

      交行研究报告认为,10月货币供应增长有所加快的原因主要受贷款增速回升和外汇占款可能增加较多的影响。M1增速回升表明实体经济活跃度提高,企业经营前景看好。此外,10月股指显著上涨、股市交易活跃推动存款活期化,也是M1增速回升的重要原因。

      分析人士指出,货币流动性的回升主要受到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利率变动的影响。当经济增长速度加快、通货膨胀率升高,消费和投资支出相对比较旺盛,个人和企业对交易媒介或支付手段的需求就会升高,于是微观主体趋向于较多持有流动性强的货币,货币流动性指标就升高,反之则降低。该人士认为,货币流动性的增加也再次印证了当前通胀压力增大、经济增速加快的判断。

      10日晚间,央行年内第四次宣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本次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直接触发因素是10月份外汇占款突破了3000亿元人民币,由此导致10月份M2继续居高不下。业内人士指出,这种流动性加剧的情况,必须通过数量型工具加以对冲。

      交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鄂永健认为,考虑到11月准备金率再次上调,预计11月公开市场仍以小幅净投放为主,各期限发行利率保持基本稳定。同时,经过最新调整后,部分银行的准备金率已经达到18%的历史新高。但考虑到未来实体经济信贷需求强劲,境外资金流入的压力依然较大,短期内存款准备金率还可能再次调高以收紧流动性,再次启用差别性提高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也很大。

      社科院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也认为,下一阶段,数量型工具和行政控制的方式是主要的,存款准备金率的使用则主要看外汇占款的变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