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吴婷 ○编辑 衡道庆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数据显示,10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这是在7月、8月和9月我国CPI连创新高之后物价创出的又一高点,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当前通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对于年初制定的物价调控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认为,10月份CPI增速高于市场预期,而且PPI增速也达到5%,工业生产成本的上升日后将传导到终端消费,未来我国通胀形势严峻。
食品价格高企被认为是推动CPI涨幅加大的主要因素。
“从CPI上涨结构来看,翘尾因素是1.4%,比上个月多了0.1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是3.0个百分点,占68%,仍然是这次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表示,在新涨价因素中最主要的是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盛来运指出,10月份食品价格的大幅度上升受到两个重要因素影响,首先是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对国内的影响,其次就是自然灾害仍然多发。
汤敏表示,CPI走高主要是食品拉动,食品涨价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城乡居民生活成本增加,但另一方面对农民增收有益。建议对城市低收入人群给予生活补助,同时开储放粮,平抑市场价格。
CPI高达4.4%的涨幅让许多人对通胀的出现产生担忧,而专家普遍认为,四季度价格上涨压力仍然很大。
海通证券宏观高级分析师李明亮认为,今年11月-12月CPI将仍旧在高位运行,即便回落,幅度也不会太大。经过初步测算,11月份、12月份CPI同比增长分别为4.4%、3.7%。预计未来管理层将加强对炒作农产品的行为监管,有关部门将出台系列干预政策。
年初我国制定的关于全年CPI控制在3%左右的调控目标能否实现成为关注焦点。对此盛来运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特别是国外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释放了大量流动性,对我国经济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加大了通胀预期。所以实现全年价格调控的预期目标,必须付出更大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