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满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对于此轮通胀压力形成的原因,众说纷纭。笔者认为,我国通胀压力的形成是一种“内外夹击”、“偶然加必然”的多因素综合征,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的成本型通胀因素,也有因货币超发带来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因素,还有来自国际市场输入型通胀因素的作用,还夹杂着今年灾害性天气、美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等偶然、突发性因素。应对这样的通胀压力,要求从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两方面“双管齐下”,提升政府治理通胀的驾驭能力。
综观世界各国那些抑制物价过快上涨、缓解通胀压力的常用措施,可以用“堵、疏并举”来概括:既要堵住通胀压力形成的原因,还要疏通国内外致使物价上涨的多重压力。对于国内货币超发,笔者以为,宜用“堵”的手段,收紧流动性,管住钱袋子。
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引致货币需求的扩大,以及大量外汇流入,特别是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相继实行了宽松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不断增加货币供应量。2009年新增贷款9.59万亿元,2010年预算为7.5万亿,两年共超过17万亿,这在以往至少是5年以上的信贷增量。2000年我国广义货币(M2)供应量与GDP的比例为1.5∶1,2009年为1.8∶1,到今年9月已上升到2.6∶1。截至10月末,M2余额为69.98万亿元,占GDP高达180%以上,位列世界各国第一。而中国的GDP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如按央行设定的17%的M2增速计算,两年后M2规模将达100万亿以上。如此巨额的货币,放到任何一个行业或某一类产品,都会引起相关产品价格的上涨。因此,我国货币政策应尽快回归稳健,已成必然选择。
对于因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美元贬值,大量热钱流入我国推动资产价格上涨的现象,宜“堵、疏并举”。
为避免一些国家以邻为壑引起货币战争,导致国际金融震荡,我们应充分利用一些国际组织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另外,从源头入手,多部门联合形成联防体系,严格审查进出口贸易的真实性,评估进出口价格的合理性,对于大额预收或延付货款都须备案登记,合理调控其融资期限;审核并监控外商直接投资的生产性资金流向,防止其转向房地产市场或股市。金融部门要监测存款账户中的存留量,追踪大额、频繁异常流动情况,重点关注外汇短期流动信息。外汇管理部门要及时掌握外汇项目的信息变动,尤其是非居民以及个人外汇账户的开立及资金流动情况。对于已流入进来的热钱,要努力治理国内市场,疏通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改革,提高资本市场运作能力,优化经济结构,以求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合理引导资本流出。
对于国内其他一起推动价格特别是食品上涨的因素,笔者以为,则要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对于农产品产量因灾害性天气影响而下降,应采取“疏”的措施。从增加供给入手,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比如落实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鼓励、利用价格基金支持扩大相关短缺农产品生产、完善强化大宗农产品储备体系并及时投放储备等举措。
对于游资炒作或利用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健全和不规范而涨价的现象,应采取“堵”的措施,坚决打击,有些甚至可以采取直接价格管制。比如,对炒作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对在农产品流通环节层层倒手批发、层层加码加价的现象,通过串谋等手段哄抬农产品价格的不法商业行为,必须给予严惩。除了加快建立金融、工商、物价等多部门价格预警和调控机制之外,还可借鉴韩国为应对“泡菜价格危机”而降低燃气费的经验,严格控制油、电、水、气等垄断行业产品价格的上涨,同时,不宜过快、集中改革资源能源价格机制,以减缓叠加效应。
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企业运营成本增加,我们要承认其合理的部分,当然只能“疏”。我国已进入了高成本时代,劳动力供给逐步从无限供给转向局部短缺,企业由于人工、土地、资源环境等多重因素影响而运营成本上升,对此,要鼓励企业更新设备提高劳动生产率,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和产业升级,增强消化高成本的能力。
对于因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输入性通胀压力,也只能“疏通”。例如,加大海外资源能源投资和合作力度,保证供应,同时,尽最大努力增强我国在国际市场上对能源商品、基础原材料、大宗农产品的谈判能力和定价话语权,扩大国际影响力,以降低国际依存度和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还有一点,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步伐,通过财政补贴、减免税收和增加中低阶层收入特别是财产性收入的方式,提高整个社会承受通胀的能力,这也是一条“疏”的措施。
(作者系中国经济学会理事、宏观经济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