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广告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股价中的“粮价纠结”
  • 资本市场估值中枢并未根本性逆转
  • “退房”后,这些ST公司将何去何从
  • 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宜“堵疏并举”
  • 什么样的新技术最有前途
  • 为何爱尔兰有难却冷对欧盟热脸
  •  
    2010年11月19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股价中的“粮价纠结”
    资本市场估值中枢并未根本性逆转
    “退房”后,这些ST公司将何去何从
    抑制价格过快上涨宜“堵疏并举”
    什么样的新技术最有前途
    为何爱尔兰有难却冷对欧盟热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什么样的新技术最有前途
    2010-11-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李国旺

      ——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之四

      李国旺

      讨论经济结构调整,往往因为对话语境不同,难以形成交集。经济结构调整是全局性的利益大调整,政府、机构(厂商)、居民间,甚至国际资本间的力量博弈,将直接决定调整的方向与成败。在现实经济活动中,涉及利益博弈的相关方,可以抽象为政府、机构、居民与国际资本,结构调整只有利于四方力量,或者结构调整后的价值创造总额大于调整前,利益相关方的利益不受损失或者有利可得,调整才有成功的可能。因此,面对未来的结构调整,新产业不一定就能保证成功,如果传统产业能够利用新技术,将仍然具有强大价值创造与利益分配中主导性控制力。

      在传统经济中,中国经济体的价值创造过程,国家通过政策创新创造价值,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政府的政策创新成为全球最具有竞争力的价值创造者。厂商通过管理创新,特别是在解决“短缺经济”的过程中,通过向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供应短缺产品而创造价值。中国城乡居民,通过提供劳动力,为中国经济三十年持续增长贡献自己的价值。如果新经济能为国家税收增长,能为厂商利润增长和居民幸福度提高起作用,这种新经济推动产生的新产业就是有前途的,否则,就是一种概念炒作。当然,除了满足上述三方利益的利益增长需要外,新产业能否有相应配套条件,如垄断或者天然的资源禀赋、是否有先进的技术,是否有合适的市场,才可能协调分配价值的生产和利益关系。

      根据新产业发展的路径与历史经验,新产业启动之际,除了利用市场力量残酷“筛选”外,重大的科技发明、技术革命需要国家资本力量的介入,因为新产业形成前期,处于“公益状态”,一般厂商无力承担公益费用与开发成本。比如互联网中的“云技术”开发,不仅是互联网技术的革命,还将直接影响生产经营、生活方式甚至对文化、风俗、政治都会产生新的影响,但前期开发的成本高,市场少,需要政府在技术创新、试点应用方面有“公益性”的扶持与投入。又比如物联网在农业、能源、社会保障、医疗、公用、环保、生态安全上的应用,其产出效应是社会性的安全、环保、绿色价值,对新经济、新产业有直接推动作用,但前期投入成本巨大,需要国家资本适当扶持。物联网的运用不仅会产生经济效益,还会产生社会效益,比如政府管理效能的提高,从而 为提高执政能力、提高经济安全水平提供技术支持,让百姓生活在一个生态、安全、有保障的社会经济环境中。

      但是,政府作为技术进步的“保姆”,在孵化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后,厂商最终还得在开发应用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让产品在生产经营或者生活品质、环境保护上发挥少耗费质能的效果。如果说政府的新经济新产业的角色,主要是从“公益”的维度思考,厂商在新产业上的角色,则主要是从“效益”上思考。要提高厂商在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效益,厂商就得利用政策创新,重组资源;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促使传统产业升级,从而创造出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公用服务与人民生活需要的新服务与新产品,才有可能开发出无人竞争的新市场。未来三十年,中国将会持续围绕社会和谐为中心进行社会改革,社会保障、医疗保障的管理创新已提上了日程。厂商如开发出能实现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的全国一体化的技术网络,将会大大提升政府在保障产品开发与保障产品管理水平,从而为全体人民的福利增长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社会和医疗保障,不仅涉及全国性管理,还有全国联网后的安全保障问题。一手抓技术创新,为全国联网提供技术平台;一手抓安全保障,为全国保障事业的稳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将是厂商新技术发展过程中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从新技术的发明到产业化,到群体意识到新技术的价值,最少要经过十多年时间,其中多数厂商可能倒下,但能生产符合群众需要产品者,有可能在大浪淘沙过程中显现其价值。如果技术的进步,就是质能消耗下降的历史,新经济的进步,是质能消耗下降与信息有序化的过程。只有信息有序化过程中,能够得到政策庇护、能够生产群众喜闻乐见产品者,厂商的价值创造才能在价值实现中体现出来。因此,在新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不是技术最先进者,而是善于组织技术有序化,进而生产出最能满足终端客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者胜出。

      (作者系华宝证券研究所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