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长江证券:
    中周期增长支持“慢牛起舞”
  • 基金打响年底规模竞赛 谋座次出三招
  • 受制资金来源 外资行外汇贷款年末趋紧
  • 市场震荡 杠杆基金折溢价变化迅速
  •  
    2010年11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长江证券:
    中周期增长支持“慢牛起舞”
    基金打响年底规模竞赛 谋座次出三招
    受制资金来源 外资行外汇贷款年末趋紧
    市场震荡 杠杆基金折溢价变化迅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基金打响年底规模竞赛 谋座次出三招
    2010-11-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涂艳 ○编辑 张亦文

      基金打响年底规模竞赛

      谋座次出三招

      ⊙记者 涂艳 ○编辑 张亦文

      

      年底将至,一些基金公司正全力加速,作年度“规模竞赛”的最后百米冲刺。据了解,除了个别地位稳固的大型基金公司之外,公司之间的座次竞争异常激烈。除了努力持续营销维持老基金尤其是货币基金规模外,基金公司还将重心放在拼抢新基金首发上,这场“紧盯对手”的竞赛决定着座次的重新排定。

      新基金爆棚

      虽然11月历来是新基金发行的高峰期,但就在上周,新基金发行数量达到29只,刷新了单周发行只数的新高,密集的新品上市一时将公募基金推向爆棚。

      据财汇统计,今年7月1日至11月1日,共计成立新基金51只,而如果考虑“十一”国庆的特别因素,单月的新基金平均成立仅为13只。而进入11月份,新基金的发行密集程度迅速上升,本周在售新基金26只,如果加上在11月底均将正式发行的4只产品,12月之前将至少有30只新基金入市。

      “多通道的打开给基金发行数量的大幅提升奠定了基础,随着年底将近,着急等批文的公司也很多,大家都抢在12月前把新基金推向市场。”一位北京基金公司负责市场的副总告诉记者。

      由于新基金的首募规模提升,多数基金公司还是将新发基金作为年底规模冲刺的王牌。据财汇统计数据,9月1日至今新成立的基金共计34只,而期间首募规模为919.4亿元,单只新基金平均首募规模为27亿元。照此推算,发一只新基金比持续营销的效率要高出许多。

      除了规模诱惑外,新发基金的首募时间也明显缩短,提前结束募集频现。据了解,10月以来,多只基金的发行时间定为2周,且最终只发行三天、一周甚至10天的基金并不鲜见。这和今年上半年动辄延长新基金募集时间的窘态差异明显。

      货币基金吹气球

      一贯在年底被“寄予厚望”的货币市场基金或将重新遭资金热捧,而通过给其“吹气球”来实现规模快速增长的手法仍被不少基金公司采用。

      据统计,目前市场中运行的货币市场基金分别有45只(A级)和21只(B级),即几乎近七成半的基金公司旗下至少有一只货币市场基金。

      “年底通过货币市场基金提高总规模的行为是基金公司座次提升的不二法门,但这已经引起了监管层的重视,太过分可能有被调查的可能性。”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表示,除去货币市场基金规模在年底的自然增长外,“帮忙资金”不能太过。

      据银河证券基金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上半年时,货币市场基金资产净值和份额规模从2009年12月31日的2595.27 亿份减少到974.39亿元,规模减少了1620.88 亿份,减少比例62.46%。

      可以推算,45只货币市场基金的规模在去年底时平均增加了36亿元。

      “货币基金到年底有一定的自然规模增长,包括券商自营盘结算,银行年底‘赶存款’的富余资金等,由于货币基金的流动性强,且基金公司和券商、银行等渠道具备长期合作关系,打个招呼基本上就可以揽来不少钱。”一位业内资深基金评价机构分析师表示。

      持续营销大战

      “最后40天冲刺,争取总量一天上一个亿。”40亿元,这是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得到的最新持续营销指标。

      窥一斑而知全豹。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基金公司持续营销正酣。分红、暂停大额申购、突出公司过往业绩等挽留老客户的手法屡见不鲜。

      据了解,由于新基金发行对渠道资源的挤压,基金持续营销的空间并不太大。据了解,基金公司一般仅对业绩较好,渠道中客户反应良好的产品做持续营销,这既贴合基金公司需要,也符合银行对部分客户的配置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