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路演回放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欧债危机扑朔迷离 金融市场风声鹤唳
  • 调控声声急 开发商边找钱边促销
  • 香港多家地产巨头
    启动巨额融资
  • 北京通州土地市场明显降温
  • 爱尔兰,想要救你不容易
  •  
    2010年11月25日   按日期查找
    5版:焦点 上一版  下一版
     
     
     
       | 5版:焦点
    欧债危机扑朔迷离 金融市场风声鹤唳
    调控声声急 开发商边找钱边促销
    香港多家地产巨头
    启动巨额融资
    北京通州土地市场明显降温
    爱尔兰,想要救你不容易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调控声声急 开发商边找钱边促销
    2010-11-2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徐广蓉 ○编辑 王颖

      ⊙记者 徐广蓉 ○编辑 王颖

      

      “金九银十”是房地产的黄金周期,而2010年的黄金周期却成了调控密集期。初步统计,从9月29日银监会、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商品房贷首付比例以及暂停三套房贷开始,限贷、限购政策纷纷出台,截至目前已有15个城市开始限购。另一方面,随着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国家宏观紧缩政策也不断出台,如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等。

      在调控“组合拳”下,房地产市场走势仍不明朗。根据戴德梁行的统计,10月一线城市成交量除广州外仅出现小幅下跌,二线城市成交量除长沙外均呈上扬态势,环比9月上涨10.8%。

      

      开发商忙着找钱

      DTZ戴德梁行的统计数据显示,10月到11月上旬,除广州外,其他一线城市成交量仅仅显示出小幅下调,而广州因9月26日亚运城开售的庞大入市房源及热烈市场反应刺激,10月成交量环比反而大涨46.2%,使四个样本城市总成交量环比上涨6.2%。二线城市成交量除长沙外均呈上扬态势,环比9月上涨10.8%,其中成都受秋交会、西博会及购房者集中入市带动市场成交活跃,成交量环比上升43.9%。

      另外,在价格方面,限购与加息的叠加效应尚未抑制成交均价持续走高趋势:一、二线城市10月成交均价环比涨幅分别为2.2%及3.9%。一线城市均价除广州外均呈持续上扬走势,北京、上海及深圳较9月价格分别上涨8.9%、5.8%及6.8%。二线城市价格调整幅度较小,仅长沙价格环比下调7.1%。

      “市场调控的结果不会在短期内就立即显现。”金地集团某高层表示,从目前的市场数据来看,市场并没有出现成交量大幅下滑的局面,这主要是因为刚性需求的释放。与此同时,房价也会做出一定程度的调整,过快上涨的势头已经得到抑制,将逐渐回归理性水平。

      世联地产董事长陈劲松则认为,虽然没有明显的价格下跌,但是城市边缘区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优惠打折,房价快速上升的趋势已经得到了遏制,只是城市核心区域价格难以下降。整体上,价格不会有系统性的回调,而会出现局部性回调,“不会出现整体下跌20%的情况,但是不排除某些城市下调20%。”

      市场虽然未有明显波动,但是开发商已经感觉到资金的压力增加。

      首先银行不仅对购房者限贷,也开始对开发商限贷。“银行确实在收紧对房地产企业的贷款,审批会更加严格,更加注重企业的资质。”这位金地高层表示。根据统计数据显示,10月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从银行获得的新增信贷资金总额约为1734亿元,占房地产开发资金总量的31%,为两年以来最低。企业自筹资金比例升至近19个月来高位,约占企业资金来源总额的37.9%。

      “在短期内,房地产企业可能更多的需要加快销售,依靠现有项目现金流的回收来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同时,地产企业也需要通过房地产基金等更为创新的方式来打造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一位市场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开发商开始自筹资金,例如金地、首创、复地等公司已经设立基金公司,把手伸向社会资金;与此同时,一些私募房地产基金也开始如雨后春笋,在北京尤为盛行。

      受益于销售仍然稳定,以及外部游资充裕,“目前优秀的开发企业财务表现均很稳健。”前述金地高层表示。

      

      投资需求已经减弱

      最新公布的10月份CPI物价消费指数已经达到4.4%,通胀信号明朗,躲避风险的热钱还是瞄准了房地产市场。

      “明年政策的主旋律仍然是控制通胀,而购买的主要动力仍然是保值抗通胀。”DTZ戴德梁行华南区综合住宅服务高级助理董事胡瑜俭分析:“所以,CPI是否能稳定,加息等政策能否取得真正的效果,将是未来楼市是否继续受到压力的主因。”

      安信证券分析师认为:“从宏观到行业政策的风险越来越大。”由于通胀水平较高,到明年年中,宏观政策有可能采取全面收紧流动性,对房地产市场影响将更大。投资方面,短期内楼市交易量和地产股的估值水平仍然有上升支持。但是,由于未来从宏观到行业的风险越来越大,地产股的风险也将加大。另外,现在流动性泛滥的状况已经开始发生改变,美联储的二次量化宽松所带来的热钱涌入压力,以及国内物价水平的不断上升,都已经让决策层开始考虑对货币环境进行收缩,未来中国的准备金率和利率水平仍有上调的空间,这都会逐渐缩减国内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