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焦点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专版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圆桌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终结货币乱局的希望
  • “十二五”开局大计:民生福祉优先
  • 新能源工程维护车啥时能开进地铁
  • 在银保代理新格局下如何求得三方共赢
  • 被妖魔化了的自由贸易
  • 不能仅以市盈率
    判断新股发行改革得失
  •  
    2010年11月30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观点·专栏
    终结货币乱局的希望
    “十二五”开局大计:民生福祉优先
    新能源工程维护车啥时能开进地铁
    在银保代理新格局下如何求得三方共赢
    被妖魔化了的自由贸易
    不能仅以市盈率
    判断新股发行改革得失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被妖魔化了的自由贸易
    2010-11-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袁晓明

      袁晓明

      《华尔街日报》近日主办了一个CEO研讨会,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萨默斯作主题演讲。萨默斯先生是前哈佛大学校长、克林顿政府的财政部长。也许是在出任财长期间跟中国打了不少交道的缘故,他特别谈到了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中国经济对美国经济在国际地位上的挑战。他说,美国与中国的关系,将是美国在经济上的主要挑战。他还预言,在本世纪末的时候,人们看今天,恐怕不会谈美国的经济衰退,而是谈中国经济的崛起。萨默斯先生言下之意很清楚:美国经济衰退会过去,而中国经济崛起却是不能改变的事情。

      说起来,中国崛起已是个陈年老话题了,美国媒体对中国崛起的渲染了多年。但在今天的国际经济形势之下,即美国经济衰退的情况下,美国人谈中国的崛起,又有了新的意义。

      除了萨默斯先生谈到中国崛起的挑战外,媒体大亨、新闻集团的总裁莫道夫稍早时候在接受采访时也警告中国经济实力的威力。莫道夫也提到萨默斯先生的讲话,他非常赞同萨默斯的观点,但身为媒体人的莫道夫说得更直白:中国有13亿人口,中国不会放弃扩展、不会放弃制造业、服务业,从而不断提高国民的生活水平。莫道夫还提到今天美国的一个敏感话题,那就是自由贸易。莫道夫说:“在公共的眼里,如今自由贸易居然成了一个坏词,如果我们没有自由贸易,我们就没有沃尔玛,我们就没有廉价的物品,我们就没有无通货膨胀的经济,我们必须利用自由贸易在发展中国家比如巴西、中国销售更多美国的产品。”

      毋庸置疑,过去这些年来,自由贸易为贸易双方都带来利益。莫道夫说得没错,沃尔玛为美国人提供那么多廉价商品,彻底改变了美国以及世界各国居民的生活,但许多美国人只看见中国制造带走了多少美国人的工作岗位,却不会去想中国廉价产品为他们带来了多少好处。在最近几次的选举中,许多美国选民在自由贸易问题上对美国政客施加了很大压力。在11月初举行的中期选举中,一些国会议员、参议员就因为支持自由贸易而失去不少选票。比如,宾夕法尼亚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杜米在选举前本来领先对手不少,但后来民主党对手攻击杜米支持自由贸易,而宾州正是失去制造业工作较多的州,杜米由此失去了一些选票,最后仅以微弱优势胜出,当选宾州参议员。

      作为媒体大亨,莫道夫抱怨公众对自由贸易的偏见,居然使为美国带来巨大好处的自由贸易成了一个坏词,有他媒体人独到的眼力。这些年来,在美国媒体上对自由贸易的肯定非常不够,尤其是少有来自中国方面对自由贸易的声音。几年前,中国海洋石油在美国的并购行动以失败告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海洋石油公司的公共关系工作做得不够,太欠火候。

      当今时代,无论是政治还是商业,都离不开广告。在美国,除了商家做广告,政府做广告也早已不是稀奇之事。最近,加利福尼亚州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去旅游,以州长施瓦辛格带队在电视上为加州旅游胜地大做广告。此外,一些国家也到美国做电视广告,吸引游客。笔者以为,中国应该通过行业协会、企业,甚至政府机构到美国做一些广告宣传,加强并拓宽对美国的公共关系。比如,中国尽可以多跟美国人说说,中国经济崛起并非是对美国的威胁,中国人富裕了,就可以多买美国的产品,并举出中国人买美国产品从而帮助美国就业市场的例子,通过自由贸易,中国为美国提供了味美价廉的产品,大大改善了美国老百姓的生活等等。当然,如果中国能在美国建一些工厂,收购一些企业,为美国人直接提供一些就业机会,那就是更有说服力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日本汽车公司在美国受歧视,因为许多美国人认为日本汽车公司抢了美国汽车工人的饭碗。后来,日本汽车公司开始在美国建厂,美国人对日本汽车公司的印象就完全改变了。

      在美国,当然也有支持自由贸易的势力,但由于美国经济持续衰退,尤其是就业市场的矛盾尖锐,致使不少选民怪罪自由贸易“抢”走了他们的工作岗位,再加上一些政客的鼓噪,过去几年来,越来越多的美国人转而反对自由贸易。正如莫道夫所说的那样,自由贸易居然成了一个坏词。许多政客为了选票刻意回避自由贸易的立场,这无疑对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极为不利。由此,中国方面需要在公共关系上做大量的工作,争取美国民意对自由贸易的支持,尽最大可能减少美国民意对中国崛起的敌意。

      (作者系管理咨询顾问,专栏作者,现居美国达拉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