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宏
经济学中有个信号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相关主体看上去并不理性的复杂选择和反应。中国的投资市场就是个信息明显不对称的市场,因此,关于各种强势主体——比如政府、机构的细微作为,通常都会产生各种各样、长篇累牍的信号“解读”。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自购旗下基金这个问题。目前最新的情况如下:根据一家媒体的统计,今年4季度,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和过往几个季度有很大不同。首先,是过往基金公司自购多新基金,今年4季度基金公司自购对象多为公司旗下老偏股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在近期出现的17起基金自购中,不乏老基金的身影,如华宝兴业及中邮都申购了旗下老基金。有分析认为,基金公司自购旗下老基金的行为一般是对产品的认可,也显示出公司对后期市场的信心。
而从自购金额角度看来,近期公司对于旗下股基的自购“浅尝辄止”和以往铺张浪费不同。比如,上海一家合资基金自购量最少的一只基金仅23万元,此外,另一家上海的基金用于自购旗下3只基金的资金平均每只也只有700万元。而在11月中货币市场型基金成为基金公司自购新宠。
关于上述行为,让有关人士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认为,基金公司自购偏股老基金是看好后市的行为,也有人认为,基金公司自购货币基金是看淡后市的行为。还有人认为,今年以来4季度至今共有8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17只基金,动用资金4.23亿元,金额不大,是为行业分歧的象征。
窃以为对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的“解读”,如果仅仅从基金公司“博收益、炒短差”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过于狭隘了。事实上,据我们了解,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往往富含多种动机。
比如,以往基金公司高调自购新基金,其中相当高的比例是基金管理人“展示信心”和“投资者共进退”的一种品牌展示行为。这种做法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行为动机是类似的。因此,与其说,基金公司自购行为中能够推敲出机构对未来走势的看法,还不如说,能够推敲出新基金发行的热度。
至于部分机构“迷你”份额的申购,那几乎可以肯定和市场观点无关。多半是哪个基金公司又要出什么激励计划,买了点份额准备给基金经理作奖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