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公司
  • 9:公司巡礼
  • 10:路演回放
  • 11:专版
  • 12:广告
  • 13:观点·专栏
  • 14:市场
  • 15:市场趋势
  • 16:开市大吉
  • 1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8:圆桌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观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海外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 研究
  • A16:基金·人物
  • 悠着点 别犯规!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如何走出“失业陷阱”
  • 谁的“信号”
  •  
    2010年12月6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悠着点 别犯规!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如何走出“失业陷阱”
    谁的“信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谁的“信号”
    2010-12-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经济学中有个信号理论,主要是用于解释信息不对称情况下,相关主体看上去并不理性的复杂选择和反应。中国的投资市场就是个信息明显不对称的市场,因此,关于各种强势主体——比如政府、机构的细微作为,通常都会产生各种各样、长篇累牍的信号“解读”。

      一个突出的例子是,对于基金管理公司自购旗下基金这个问题。目前最新的情况如下:根据一家媒体的统计,今年4季度,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和过往几个季度有很大不同。首先,是过往基金公司自购多新基金,今年4季度基金公司自购对象多为公司旗下老偏股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

      在近期出现的17起基金自购中,不乏老基金的身影,如华宝兴业及中邮都申购了旗下老基金。有分析认为,基金公司自购旗下老基金的行为一般是对产品的认可,也显示出公司对后期市场的信心。

      而从自购金额角度看来,近期公司对于旗下股基的自购“浅尝辄止”和以往铺张浪费不同。比如,上海一家合资基金自购量最少的一只基金仅23万元,此外,另一家上海的基金用于自购旗下3只基金的资金平均每只也只有700万元。而在11月中货币市场型基金成为基金公司自购新宠。

      关于上述行为,让有关人士产生了完全不同的想法,有些人认为,基金公司自购偏股老基金是看好后市的行为,也有人认为,基金公司自购货币基金是看淡后市的行为。还有人认为,今年以来4季度至今共有8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旗下17只基金,动用资金4.23亿元,金额不大,是为行业分歧的象征。

      窃以为对基金公司自购行为的“解读”,如果仅仅从基金公司“博收益、炒短差”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过于狭隘了。事实上,据我们了解,基金公司的自购行为往往富含多种动机。

      比如,以往基金公司高调自购新基金,其中相当高的比例是基金管理人“展示信心”和“投资者共进退”的一种品牌展示行为。这种做法和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的行为动机是类似的。因此,与其说,基金公司自购行为中能够推敲出机构对未来走势的看法,还不如说,能够推敲出新基金发行的热度。

      至于部分机构“迷你”份额的申购,那几乎可以肯定和市场观点无关。多半是哪个基金公司又要出什么激励计划,买了点份额准备给基金经理作奖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