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司
  • 10:公司纵深
  • 11:创业板·中小板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8: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期指探底回升 持仓微增谨慎气氛依旧
  • 融资余额小幅回暖 资源板块重获青睐
  • 关注区间上沿3250点一线压力
  • 机构时代股指期货发展之路
  • 如何把握调整态势下的潜在机会
  • 机构观点
  • 博时行业轮动基金:运用期指管理建仓成本
  •  
    2010年12月8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期指探底回升 持仓微增谨慎气氛依旧
    融资余额小幅回暖 资源板块重获青睐
    关注区间上沿3250点一线压力
    机构时代股指期货发展之路
    如何把握调整态势下的潜在机会
    机构观点
    博时行业轮动基金:运用期指管理建仓成本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时代股指期货发展之路
    2010-12-08       来源:上海证券报      

      沪深300股指期货从今年4月16日正式挂牌交易以来,已经经历过7次平稳交割、走过一个完整的下跌上涨下跌行情。股指期货市场开户数已达到5.6万,每日约新增200个客户,整个股指期货市场的资金量已超过200亿。虽然券商、基金公司在股指期货上市不久即获得股指期货投资资格,但是到目前为止机构实际参与股指期货市场的程度依然较低,约占了30%。而在海外市场,机构投资者是股指期货的主要参与者,其中美国股指期货市场的机构投资者占比约为80%,日本股指期货市场中机构交易量占比约90%,韩国市场机构占比为63%。笔者认为,我国股指期货市场要通向成熟的市场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并应主要从以下方面继续努力。

      发挥套期保值功能、普及避险意识

      观察国内外市场股指期货参与共同基金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他们运用股指期货时基本以套期保值为最重要目的。欧美的股指期货交易完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运作方式比较严格、规范,并且在美国,散户是不能参与股指期货;欧洲的共同基金在2005、2006、2007年分别有48%、62%、70%的基金使用了以股指期货期权为主的衍生品。

      我国股指期货上市以来市场功能发展较为不错,参与套期保值的机构虽然不多,但效果良好。11月份继券商自营、资产管理业务中的定向理财先后试水股指期货之后,券商小集合也将进行期指交易。然而,目前我国股指期货机构持仓比例大概在30%左右,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的话,机构参与比例仍然偏低,机构客户发展尚处于初期。以基金、券商资产管理为代表的产品仍未大规模进入股指期货。如单个基金开户的套期保值还无法成行等限制,目前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的避险功能尚未完全发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是一个新市场,一定要往机构化为主、为产业化发展服务的方向发展,借鉴欧美发展之路。

      开发个性化产品、助公募基金业发展

      中国证监会于4月24日发布的《指引》打开了券商、基金参与股指期货的大门。从自营角度来说,股指期货成为券商有力避险工具;而资产管理业务在利用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其它策略的期指交易。比如替代现货策略、特定做空策略、控制β系数积极对冲策略、可转移阿尔法策略。根据各种策略可相应地可以开发出一系列产品,如保本型产品(CPPI)、可转移阿尔法产品、130/30多空策略产品等。事实上我们也发现自股指期货上市以来,确实给基金业带来了一些机会。比如ETF特别是与沪深300指数联系比较紧密的ETF交易量比原来更大。国际上,进入199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机构投资者对于套期保值工具的需求交易工具和手段猛增,这使得近20年来股指期货的数量增长很快,已经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市场中最具活力的金融工具之一。而我国整个公募基金业三年来资产管理业务量始终徘徊在3万亿,如果能运用股指期货等各种衍生工具,可以提高资金运作的效率,同时克服发展瓶颈。

      控制风险、规范发展股指期货

      对于中国内地的投资机构而言,股指期货上市交易半年多以来,还是一种较新的投资避险工具,机构投资者“如何规避交易风险,以免反被误伤”值得我们探讨:法律风险,基金公司一定要控制好持有股票和期货头寸的比例;市场风险,即市场波动对整个投资组合的影响,应注意开平仓时机及方向;流动性风险,如果保证金不足,会对套期保值或阿尔法、贝塔策略产生很大冲击,因此一定要保证资金充足。

      股指期货推出给机构投资者做大做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也给普通投资者带来更多品种、交易手段。为进一步发展股指期货市场,笔者认为监管机构积极规范市场制度建设、合理放开制度性限制、普及民众避险意识, 乃是股指期货确保航向的必然之举。

      新湖期货 方美娣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