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要闻
  • 5:财经海外
  • 6:产经新闻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信息披露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不必固守3%通胀标准
  • 通胀或随流动性宽裕度下降走低
  • 基金扎堆投资
    可能构成连续交易操纵
  • 国家保密配方何以在美曝光
  • 政策应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扩容开道
  • 转型期的个人投资方向
  •  
    2010年12月16日   按日期查找
    7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7版:观点·专栏
    不必固守3%通胀标准
    通胀或随流动性宽裕度下降走低
    基金扎堆投资
    可能构成连续交易操纵
    国家保密配方何以在美曝光
    政策应为跨境人民币结算扩容开道
    转型期的个人投资方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不必固守3%通胀标准
    2010-12-1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福重
      王福重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14日表示,2011年经济增长目标为8%左右,CPI控制目标则在4%左右。这是一种务实的态度,而且4%也还有点保守了。

      不能笼统说,通货膨胀是坏事,只有到一定程度之后,才值得警惕,并应采取紧缩的政策治理。欧美国家的通胀标准是3%,经济学教科书也是这样说的,这是基于这些国家的经验。一般认为,低于3%的通胀,不但无害,反倒可以为经济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货币支撑。很简单,在技术容易扩散,产品过剩成为常态的情况下,维持经济中总需求的必要规模,就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而无论是新产业开发,新技术创新,都需要货币先行。还有,劳动力和资源实际价格,都是上升的趋势,不能人为阻止这种上升。简单说,票子不能太少。

      过去我们的课本极端夸大通胀的危害,几乎把它当成了万恶之源,1947年上海发生的恶性通货膨胀,是以前几代中国人心中对通胀的惨痛印记。改革之前的30年,是典型的短缺经济,有坚实的通胀基础,但由于价格受到全面控制,经济货币化程度不高,根本不可能发生典型意义上的通胀。长期的不当说教和严厉的价格管制,造成了人为的低通胀,甚至通缩,让很多人天生对通胀有种恐惧过度的心理。

      改革以来,中国也把3%作为通胀严重与否的标准。既追求高增长,又追求低通胀,也就是追求实际GDP的高增长。确实,历史上,个别国家出现过此种情形,比如70年代的联邦德国,但这仅是个例,一般情形是,高增长与高通胀共存。

      改革以来,中国似乎是高增长而低通胀的。可是,仔细观察,情况并非必然如此。低通胀,一是长期压低总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二是人为压低要素价格,如土地和劳动力价格的结果。所以,当1988年决定放开价格时,立即出现了18%以上的通胀,1994年的22%通胀也有类似的原因。可以说,这时的通胀是需求正常释放,是经济货币化的阶段性结果。

      2000年以来,中国经济渐渐进入新形态,国际化程度迅速提高,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经济货币化接近完成。金融危机之后,我们向市场注入大量的流动性。货币多了,必然要填满经济中的价格洼地,特别是那些比价处于低水平的食品和农产品。中国CPI的上涨,主要以食品价格上涨的贡献,非常有中国特色。

      最近几年的流动性泛滥,有特殊的原因,即过分追求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而又实行外汇管制。央行不得不被动向市场投放基础货币,加之商业银行货币创造的乘数效应,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货币巨额超发机制。问题在于,金融危机本来是一种提醒:不能过分依赖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可是,在外需收缩之后,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刺激出口、限制进口的举措,反而使贸易顺差更大了。扩大内需,几乎成了虚言。这也不难理解,扩大内需,需要消除垄断,需要增加居民收入,降低税收,减少政府收入,可这些,我们显然都还没准备好。

      流动性多了,只要有足够的吸收流动性渠道,通胀却不一定会发生,资本市场正是这样的池子。可是,沪深股市,长期以来少有赚钱效应,而房地产,近几年则屡屡创造赚钱神话。从吸收流动性的意义上说,房地产为抑制通胀作了重要贡献。但房地产神话再次上演的希望,很小了。

      没有足够的吸收流动渠道,钱却总要有去处。虽然大部分赚钱的渠道受到管制,但是,食品和农产品是例外。无论是作为资本市场的替代品也好,还是万般无奈“客串”的选择也罢。大量资金狙击食品和农产品,是大、小气候合适的结果,是必然发生的。

      食品价格容易操纵,如果CPI的统计继续把食品权重置于第一的位置,今后的CPI大幅度起落,几乎是必然的。如果不能真正扩大内需,又不真正放开民间投资渠道,短期内又不能打造出规范的、有赚钱效应的资本市场,同时,又把经济增长而不是增加居民收入当作核心任务,那就不能指望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还能保持价格稳定,特别是,把3%这个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标准,拿来作为我们的标准,不能不说是作茧自缚。中国理应有自己的通胀容忍标准,可能要高于3%,比如5%。对于GDP动辄增长8%、10%的经济体来说,5%是完全可以接受的通胀标准。

      其实,通胀不但是经济增长的伴生物,难以避免,还可以协助矫正经济中的某些资源配置的扭曲。当然,恶性通胀是需要避免的,因为恶性通胀扰乱了人们的预期,破坏了社会的信用基础,增加经济的运行成本。但是,中国改革至今,没有出现过此种情形。

      如果价格在上涨,收入也在增加,而且以更快的速度增加,则通胀其奈我何?问题只在于,只有一部分人收入快于价格上涨,而大部分人收入却跑不过CPI。所以,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3%的通胀,而是增长更慢的劳动者报酬。增加工资是完全必要和可能的,经济增长那么快,收入却不增加,增长的目的安在?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