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特别报道
  • 7:特别报道
  • 8:艺术财经
  • 9:公司
  • 10:市场
  • 11:财经海外
  • 12:书评
  • 15:信息披露
  • 16:广告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股市是舆论监督最好的阵地
  • 证券市场就是浓缩的人生
  • 一本纪念册留下的历史印记
  • 中国证券市场的三次革命
  • 从10年前某夜
    一个神秘电话说起
  •  
    2010年12月18日   按日期查找
    6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特别报道
    股市是舆论监督最好的阵地
    证券市场就是浓缩的人生
    一本纪念册留下的历史印记
    中国证券市场的三次革命
    从10年前某夜
    一个神秘电话说起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一本纪念册留下的历史印记
    2010-12-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桂浩明

      一本纪念册留下的

      历史印记

      ⊙桂浩明

      

      这是一本大开本的图书,名字叫《上证30指数样本股纪念册》。虽然名为纪念册,但装帧一点不豪华,内容也很朴实,就是有关上证30指数样本股的分析报告集。这本书的印数并不多,相信现在留存下来的更少。不过,它倒是记载了沪深股市的一页历史,而且也可以算是中国股票分析师们最早的一项公司研究成果。

      事情要从1996年说起,当时沪深股市正走出低谷,出现一波上涨行情。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市场气氛总体上是比较偏于投机的,特别是那些流通盘小、价格又相对比较低的股票,颇受一些短线资金青睐。一些“股评家”,往往利用媒体或者股评报告会,向投资者推荐这类低价小盘股,据说只要听众中有2%的人去买,哪怕每人就买1000股,也就有可能把股价一下子推上去。如此“盈利模式”在现在看来颇为荒唐,但是在当时也确实能收到点效果的。那时候深市的市场规模较小,上市公司中又是小盘股比较多,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自然是股指大涨。而沪市则因为大盘股相对要多些,其行情火爆程度就远不如深市,因此就有了“深强沪弱”的格局。

      其实,对于投资者来说,沪深股市哪个表现强哪个表现弱并不是很重要的,因为他的投资范围并不受市场的限制。但是,那种把流通盘大小作为选股标准的投资思路,又确实是不正确的。怎样扭转这种局面?上海证券界的一些人士想到,编制一个以绩优大盘股为标的的成分指数,通过积极推荐样本股来吸引投资者,同时也推动成分指数的上涨,并使得沪市行情能够缩小与深市的距离。几经研究,最后决定设计一个以30个股票为样本的成分指数,也就是后来的上证30指数。这是沪深股市中首个市值覆盖广、代表性强、业绩优良的成分指数。尽管站在今天的立场上来看,这个指数并不很完善,而且编制过程中一些过于功利的目标设计,也削弱了它对于行情的表征价值。但是不管怎么说,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能够催生这样一个有利于引导价值投资的指数,毕竟是沪深股市的一大进步。

      指数编出来了,但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为了推介指数,需要大力推广30个指数样本股。而证券研究在那个时候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市场上流行的是“股评”,根本还谈不上严格意义上的行业与公司分析。而作为新生的上证30指数,既然是以提倡价值投资为己任,显然就不能沿用股评的形式来推广样本股了,而应该有相应的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原因,有关部门组织了一批专业人员,制定了相应的要求,逐个分析、研究上证30指数的30个样本股,写出了相应的分析报告。也许,在当时大家的意识中,还不认为这种分析报告与股评有多少本质区别,至少是没有完全从研究的高度来定义这些分析报告,以至于报告在出版时定名为《上证30指数样本股纪念册》而不是什么研究集。但不管怎么说,这毕竟是证券机构第一次有组织地对一批绩优股所作的系统的综合研究,其意义不仅是为上证30指数样本股提供了估值分析,同时也在于开始了将行业乃至企业的各项财务数据都纳入研究视野的历史。对于在当时条件下推动价值投资,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分析报告,现在看来粗浅又稚嫩,可是谁又能否认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开端呢?

      (作者系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市场研究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