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融资
  • 11:专版
  • 12:人物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信息披露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资金·期货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产权信息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中国经济该怎样跨越历史“分水岭”
  • 在小额信贷危机背后
  • 别无选择:《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必须延续
  • 看看,虚增的贸易顺差是怎么来的!
  • 吴敬琏老人再度发话
  • 存量发行胎动可喜
    市场化更可期
  •  
    2010年12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中国经济该怎样跨越历史“分水岭”
    在小额信贷危机背后
    别无选择:《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必须延续
    看看,虚增的贸易顺差是怎么来的!
    吴敬琏老人再度发话
    存量发行胎动可喜
    市场化更可期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看看,虚增的贸易顺差是怎么来的!
    2010-12-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iPhone是典型的美国IT产品,大部分部件由其他国家生产,只是在中国组装,但其贸易顺差却被计入我国名下。据美国研究机构统计,去年一年,iPhone在中美贸易中给中国虚增了19亿美元的贸易顺差。 漫画 刘道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