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财经海外
  • 5:产经新闻
  • 6:观点·专栏
  • 7:公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专版
  • 11:专 版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专版
  • 14:专版
  • 16:专版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资金·期货
  • A7:专版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如何理解“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 宏观政策公信力直面“两高”大考
  • 网络电话何时走出灰色地带?
  • 预祝“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早日问世
  • 另一条消费转型升级路径
  • IPO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急迫
  •  
    2010年12月23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如何理解“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宏观政策公信力直面“两高”大考
    网络电话何时走出灰色地带?
    预祝“欧洲联合主权债券”早日问世
    另一条消费转型升级路径
    IPO市场化改革越来越急迫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如何理解“积极稳健、审慎灵活”
    2010-12-23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福重
      王福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宏观经济的政策基调是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没有使用连续性和稳定性这样的表达,更与以往的明确要求有重大的不同。笔者以为,这种相对笼统和概括的基调,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加大了理解和实施的难度。从宏观经济管理的角度说,这应该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为什么采取这种模糊的而不是精确的表述呢?我们的各种工作会议,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一直延续到今天。在计划经济年代,几乎所有的资源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而企业也是政府的一个部门。因此,经济的走势,完全可以按照政府的计划,可以说,政府想怎么做,就可以怎么做,不确定性很小。那个时候,经济规模也不大,中国的经济状况,几乎完全由内部因素决定,外部因素的影响,被限制在最小的程度,比如严格的外汇管制,固定汇率,加上对外经济规模非常有限。所以,政府的计划经济目标,是比较容易实现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相对而言,人与人之间,以及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和冲突,是较缓和及容易协调的,政策在实施中,变形、走样的可能性较小。决策时,可以忽略这些矛盾。政策的基调可以而且必须是明确不含糊的。

      但今天情况很不同,市场化改革已经走过三十多年路程了,资源配置,越来越依靠市场手段,政府直接掌控资源的规模和能力在持续下降,民营经济已然撑起了半边天,宏观政策调控对他们有影响,但是效果究竟会如何,许多情况下没有把握。国企和央企,名义上还受政府的约束,但是,作为企业,他们对自身利益的关切,时常会超过对整体利益的关切,不再像从前那么听话,宏观调控政策,由此经常会遭到有形和无形的抵制,有时,国企和央企并不是政府政策的配合因素,而可能是一种掣肘因素。比如油价的调整,便是政府与相关央企互相博弈的结果,不是政府想调就调。这种复杂的利益关系,不但存在于政府和国企央企之间,更广泛存在于政府和各种各样的利益集团之间。

      随着中国经济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调控的难度自然也越来越大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力度小了,无济于事,大了,一旦失误,损失难以承受。所以,政策就非得增加弹性、灵活性不可。

      更重要的是,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中国经济的走势,已经不是由自身的因素和政策就能决定的了,而要受到外部的影响,有时候,这种外部影响可能还是决定性的。比如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就受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而这类外部影响,总是难以把握判断的,我们自己的政策,有时也不能不随外部情况的变化而改变。比如在2008年初,我们的政策基调是,控制经济过热,但因为美国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在年中出现了严重下滑的局面,不是过热,而是过冷。宏观政策于是有了180度的逆转。

      如果政策过于明确,结果不如所愿,就会影响权威和信誉。比如房价的调控,即是如此。房价高,除了市场因素,更重要的是制度问题。如果短期内能不改变这些制度,比如财政制度,而做出降低房价的政策表态,只能降低公众的信任。实际上,今年大中城市的房价,在去年已飙涨的基础上,在不断出台的新调控政策的背景下,仍在一路攀升。再比如今年的通胀,也是年初没有预料到的。去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把价格总水平控制在3%左右,是基于当时的情况做出的,可是,由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货币超发,而吸收流动性的渠道有限且无效,资金左冲右突,杀进农产品和食品市场,遂使CPI过快上涨。将来,这种始料未及的事情,只会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

      有人说,今年的政策还是清楚的,比如财政政策积极,货币政策稳健,这是一种肤浅的理解。当然,4万亿的投资即将落幕,经济增长还必须依赖政府的投资,笔者以为,积极和稳健,可以是一回事。财政政策积极,是延续过去的做法,换个角度看,也是稳健,货币政策稳健,也可以理解成连续性。所以,积极稳健,是就政策的总基调和总把握而言的,并非仅针对某个具体的政策。而过于精确的表述,明确的目标,往往只能使政府陷入被动。审慎灵活,就是随机应变。所有的政策都是短期的,其灵魂,只有一个,即随机应变。

      宏观调控基调的这种模糊表述,笔者以为,是重大的进步。它表明,中国的市场经济已进入成熟期,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对比,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运行,越来越依靠微观主体自身的力量,而政府也越来越尊重这种力量。对此,地方政府应尽快实现观念的转变。

      宏观政策的模糊表述也启示我们,必须加快改革,把该交给市场的全交给市场,让政府从盘根错节的利益链中脱身,这样,从全体公众的利益出发的调控,就没有了投鼠忌器,那样,政策也才会更加有效。

      (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政府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