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资金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市场·期货
  • A11: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上期所24日正式启动
    期货保税交割试点
  • 警惕近期郑糖虚高风险
  • 部分成交量突增个股
  • 汇总表
  • 融券明细
  • 融资明细
  • 原油争夺90美元关口
    商品龙头创两年新高
  • 大宗交易情况
  • 部分连续上涨个股
  • 破发个股临近解禁期 投资机会或现
  • 当日远离成本个股一览表
  •  
    2010年12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10版:市场·期货 上一版  下一版
     
     
     
       | A10版:市场·期货
    上期所24日正式启动
    期货保税交割试点
    警惕近期郑糖虚高风险
    部分成交量突增个股
    汇总表
    融券明细
    融资明细
    原油争夺90美元关口
    商品龙头创两年新高
    大宗交易情况
    部分连续上涨个股
    破发个股临近解禁期 投资机会或现
    当日远离成本个股一览表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警惕近期郑糖虚高风险
    2010-12-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弘业期货研究所 周競 ○编辑 杨晓坤

      ⊙弘业期货研究所 周競 ○编辑 杨晓坤

      

      美11号原糖已连续一周出现上涨,12月15日,其收报于每磅30.49美分,原因是受到美元走弱和印度出口数量不确定性影响,12月16日,其上涨0.33美分,收在五周高位31.11美分/磅。从本周一开始,国际糖类相关机构预测本榨季将延续供需偏紧的局面和印度出口消息的兑现使美糖出现大幅上涨,反弹加剧,原糖期货周二盘中一度大涨至30年高位,收报于33.02美分/磅。

      国内郑糖受外盘带动和供需紧张影响也出现大幅上涨,12月15日收报于6605元/吨,至本周三收盘时结算价已达到7028元,上涨幅度约7%左右。

      回首上一榨季,国际原糖和郑糖的期价走势可谓跌宕起伏,其间经历了几次“过山车”式的惊心动魄。之前的07/08、08/09两榨季,受天气和糖料生产周期因素影响,连续两年糖类减产。在09/10榨季,周边众因素的共同作用更加深了减产带来的影响,使其供求偏紧的情况达到了顶峰。在供求关系极度失衡的情况下,无论是国际原糖还是郑糖,其价格都在下半年达到了历史高位,但好景不长,国内郑糖在政策的调控和连续两次抛储的影响下出现下跌,重回6400~6600元/吨区间。近期郑糖在高昂的现货价格的支撑下涨势再起,期现基差不断缩小。

      但高昂的现货价格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食糖消费企业的需求,去年同期现货价格在4000元附近徘徊,而今年已猛涨到7000元,高糖价将导致白糖及其相关产品零售价的上涨,最终影响消费者。为调控此局面,商务部和其他相关部门已在近期协同召开中央储备糖专题工作会议,其主要目标是研究食糖市场调控措施,稳定食糖价格,保障食糖供应。本榨季国储糖投放的频率明显高于上一榨季,到目前为止,国家已先后三批投放国储糖,共计61万吨,而上一榨季同期仅投放了一批总量为20万吨的国储糖。此举表明国家试图利用抛售来压制价格,依靠政策打压郑糖上行空间。白糖价格关乎民生,在国家防通胀的大背景下不可能任其猛涨,11月初的牛市局面较难再度发生,糖价上行受压越来越重,不排除近期再度抛储的可能性。

      从10/11榨季的开榨情况来看,截至12月20日,全国各甘蔗主产区开榨情况如下:广西已全面开榨,开榨糖厂数已达92家,占全区糖厂总数的90.2%,较上榨季同期减少一家,已开榨糖厂产能为61.8万吨/日,占全区糖厂设计总产能的95.9%。云南共开榨12家糖厂,预计还将有10多家糖厂陆续开榨。前期糖厂为积蓄甘蔗糖分推迟开榨,本榨季的开榨高峰实际是在12月15号以后,到1月份时,新糖产能将达到最大化,食糖的供应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供求压力。11月份海关提供的进口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观点,中国海关11月进出口数据显示,10月份进口量为25.29万吨,而11月进口食糖量大幅下降到23,034吨,说明前期我国供需偏紧不得不依靠大量进口糖来缓解燃眉之急,然而新糖的陆续上市将改变此局面,若后期天气没有太大变数,郑糖将步入下行通道。

      郑糖在这波上涨行情中又再度突破7000元大关,近期市场利用霜冻天气进行炒作,同时在外盘的带动下,量价配合、期价上行。但本榨季种植面积的增长和新糖的陆续上市将缓解此局面,近期投资者应关注的热点问题包括春节到来前厂商的备货情况以及天气因素,不宜重仓追高,短线操作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