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产业纵深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观察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资金
  • A8:信息披露
  • A9:信息披露
  • A10:市场·期货
  • A11: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城商行掀起圈地狂潮 传统盈利模式受挑战
  • 技术领先 创新为本——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推介会精彩回放
  • 高举银保新政“令箭” 部分银行向险企加收“租金”
  • 红塔烟草挂牌转让
    中银国际6%股权
  •  
    2010年12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城商行掀起圈地狂潮 传统盈利模式受挑战
    技术领先 创新为本——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推介会精彩回放
    高举银保新政“令箭” 部分银行向险企加收“租金”
    红塔烟草挂牌转让
    中银国际6%股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城商行掀起圈地狂潮 传统盈利模式受挑战
    2010-12-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陈羽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陈羽

      

      进入12月以来,各地城商行正在掀起一波开设异地分行小高潮。在银行经营环境、信贷政策收紧等不确定性的形势下,城商行传统规模扩张思维驱使下的异地扩张,能否实现预期的乐观效果将是一个未知数。

      

      争抢“区域性银行”

      12月22日,华融湘江银行长沙分行正式挂牌成立,这是该行10月组建挂牌后设立的首家分行。

      据了解,该行是在原有湖南省四家城商行及一家城市信用社的基础上,由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组建成立。在该行日前披露的未来五年发展战略中,2011年被定义为“整合年”,2012-2013年“快速提升年”,2014-2015年,目标则直指力争上市。

      一周前,继两个月前河北银行廊坊分行开业后,该行沧州分行也正式对外营业,意在继续布局环渤海区域金融版图。河北银行前身为石家庄市商业银行,自去年年底组建以来,已开设唐山、邯郸、廊坊和沧州三家省内支行外,还跨省在天津市设立了天津分行。

      按照该行的五年发展战略规划,到2013年,河北银行全行的资产将接近2000亿元,在环渤海区域所有城市商业银行中排在第三或第四位,并将建成环渤海区域领先的公众银行。

      在河南郑州,平顶山市商业银行日前正在各大媒体高调遍发“英雄帖”,为正在筹备的郑州分行大举招聘各类银行人才。而在此前的一年中,洛阳银行、开封市商业银行都已在郑州设立分支机构。除外,上饶银行抚州分行、张家口市商业银行石家庄分行等多家地方银行也都在12月开设异地分行。

      今年以来,特别是进入12月以来,各地城商行纷纷异地扩张的背后是相关政策的“给力”。2009年4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明确规定城商行设立分支机构不再受数量指标限制,为城商行开设异地分行扫清了障碍。

      据一项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1月,国内已有51家城商行总共设立了187家分行与2家代表处,而仅2010年便有45家银行设立了59家分行和1家代表处,相较2009年,有10家城商行于2010年首次设立12家跨区分行,进入跨区域经营序列,跨区域经营的城商行数量在不断增多。

      

      规模模式面临挑战

      原本偏居地方一寓的城商行,缘何一夜间四处开花,并争抢成为某一区域内的主力军?事实上,城商行加速扩张布局,除上述政策放行因素外,还有其自身以及大股东当地政府做大做强内在驱动力。

      一方面,可以扩大网点,具备规模效应,进而摊薄银行的运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树立品牌影响,为日后的包装上市预热。但其从根本讲,城商行加速拓展外埠网点,源于传统银行规模扩张的盈利模式和思维定式。

      “城商行的高增长本无可厚非,但其扩张必须要以一定的管理边界作为支撑,盲目地追求规模可能会给其经营带来严重的影响。”对此,兴业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吴畏认为,大型银行的竞争优势体现在其依靠广泛的网点渠道和多元化金融平台所打造的主办型银行的地位,而中型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优势则集中在净息差定价水平的竞争能力和非利息收入的差异化发展的趋势方面。而对于目前绝大多数“势单力薄”的城商行而言,其竞争战略关键点在于“求同存异”。

      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刘煜辉也认为,在去年4万亿投资刺激计划下,城商行已难以通过信贷规模的扩张带来存贷款利息差的增长。因此,在信贷份额已经被大行“瓜分”完毕的市场条件下,城商行需要寻找其他的盈利渠道。

      对此,大连银行常务副行长许文告诉记者,相比大型银行而言,中小银行只有走差异化道路才能发挥自己的优势,但遗憾的是大多数城商行始终未能摆脱同质化竞争的模式,客户集中度依然很高。

      晋城商业银行董事长贾沁林也表示,在当前货币政策逐步收紧的情况下,这对于银行扩张是不利的。因此,城商行应在推进经营转型、打造经营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扩张,这才是最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