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观潮
⊙本报记者 周宏
30多家基金几个月备战,结果日前揭晓。包括富国基金、大成基金、工银瑞信基金、广发基金、海富通基金、汇添富基金、银华基金等7家基金及中信证券成为社保第三次“选秀”的境内投资管理人。
至此,社保理事会的境内委托投资管理人增至18家(含中金、中信两家券商)。
社保理事会作为国内水平最高的资产委托人,其结果对于普通投资者是有相当启示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基金投资者可以参考其的筛选结果,来考察基金管理人自身的投资水平。(当然这个高水平投资管理人的筛选结果不一定是唯一结果),而且可以参考其中的投资理念。
比如,大未必美。事实上,在盘点历次入选的基金公司,我们可以发现,其中有相当多数的大型基金公司,担当“遗珠”。即便此次有不少大型公司凭借近几年崛起的业绩最终雀屏中选,但和基金公司规模榜比较,还是有很多大型公司被无情跳过。
另一个特点是,小公司明显被“雪藏”,尽管大公司未必中选,但小公司肯定不中选。这几乎成为社保管理的一个重要特征。观察下就可以发现,即便是有一些业内目前声望很高的中小型公司也没有入选。其中缘由值得推敲。
特点之三,突出管理特色。这一点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承认。但结果似乎明确的显示出这个特点。尤擅债券的富国,专著成长股的汇添富等,很多公司并不是以往的全才,但是,确往往在某项领域有很强的背景和很突出的特长。这一点似乎也可以证明。
类似的特点还有,比如社保在安排管理人的时候也很明确的遵循“循序渐进”之准则。第一批六家,第二批增至十家。第三批增至十八家。管理的产品,从最初的股票型、到后来的债券型、再至货币,稳健型,其中还不乏特定的产品类型,甚至有新股申购和指数化产品。这些产品的推出都保持了竞争色彩,也明确了扩张特色。这或许是,这多年来,社保产品在如此大的规模下,仍能保持相当业绩的重要原因。
根据公开数据,去年社保理事会公开的社保基金管理资产规模已达7765亿元,比2001年时增加了38倍。而可以想见的是,未来规模还会进一步上升,非常快地上升。未来还有很多的机会给社保、给市场、也给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