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 1:头版
  • 2:专版
  • 3:要闻
  • 4:特别报道
  • 5:路演回放
  • 6:特别报道
  • 7:产经新闻
  • 8:财经海外
  • 9:观点·专栏
  • 10:公 司
  • 11:公司纵深
  • 12:广告
  • 13:公司前沿
  • 14:公司·融资
  • 15:专版
  • 16:人物
  • A1:市场封面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2:专 版
  • B5:产权信息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紧缩阴霾难消 大盘高开低走短线堪忧
  • 每日关注
  • 循着政策做投资
  • 私募:市场调整时间不会太短
  • 四大因素支撑重装板块 基金大肆布局胸有成竹
  •  
    2010年12月28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场封面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场封面
    紧缩阴霾难消 大盘高开低走短线堪忧
    每日关注
    循着政策做投资
    私募:市场调整时间不会太短
    四大因素支撑重装板块 基金大肆布局胸有成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循着政策做投资
    2010-12-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鲁政委 ○主持 于勇

      ■论道

      ⊙鲁政委 ○主持 于勇

      

      岁末年初,又到筹划来年投资时。面对通胀不断走高、财富不断被侵蚀,焦虑的人们早已急不可耐,豪情万丈地准备全身心投入资本市场的怀抱,拥抱很可能是一生中所能够捕捉到的最后一个大牛市!当此时节,本来不当说败兴的话,然而,审时度势,明年的市场表现极有可能是“虎头蛇尾”的一年!

      市场一致看多藏危机。绝大部分机构对2011年的市场展望已经摊牌,一眼扫去,观点只有“大牛”和“小牛”的区别,而几乎没有“不牛”的。而一些股神的言论也再度强化了此类观点的号召力。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最近几年中国资本市场在转折点上都会出现一个所谓的“自行车现象”:如果证券营业部前自行车车满为患,这个市场也就快到下跌的关口了;如果证券营业部前门前冷落车马稀,也就到了触底反弹的时机了!其实国外也是如此,以至于有投资咨询机构专门据此构造了一个所谓的“友好指数”,结果该指数确实在对转折点的指示上有着相当不错的表现。该现象甚至被写入了行为金融学的教科书之中了。不要说估值不贵,不要说点位不高,投资大师早就教导过大家:从来就没有所谓跌无可跌的股票!面对当前市场的一致看多,如果历史教训仍有价值,你可能还是需要留点神!

      政策言行有别需谨慎。在普通投资者看来,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明年经济工作部署,许多措辞与上年都几乎没什么大的差异。比如,在工作任务上,仍然是“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而且连三者之间的座次也未作任何调整;在财政政策上,仍然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虽然将“适度宽松”改为了“稳健”,但比起先前一些人预期的可能会“从紧”来说,依然温和许多等等。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只见平稳调整的“温情脉脉”,不闻大力紧缩的“雷霆万钧”!

      但是,如果你是一个细心的人,就不难发现,与前两年相比,相同的名称下,政策的着力点早已不同。比如,在“保增长,调结构,防通胀”三大任务上,“防通胀”被要求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的财政政策,已从过去的上项目“保增长”,转向了重质量“调结构”;稳健的货币政策,在控制货币信贷的手段上,宏观审慎的框架已被引入,意味着很可能明年货币当局对信贷控制的激励约束机制会更加到位、从而会变得更加有效,最终信贷增速可能大幅低于M2增速;历史经验显示,“稳健”本身就赋予了政策执行中根据形势选择“松紧”的灵活性,这意味着,在措辞不动声色的背后,货币政策的操作力度和节奏未来可能出现调整和变化,这可能令市场措手不及。

      总体上,明年海外经济在总体复苏的趋势下仍存不确定性,国内经济稳步增长但通胀压力出现上升,这些都决定了明年将是政策频出的一年;而超预期的情况一旦出现,其结果必然是政策节奏和力度的突然换挡!

      11月中下旬,在先前几乎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国务院突命五部委组建“史上最强捉鼠阵容”,高调联合“捕鼠”,并要求公布一批典型案件!而在最新央行高官的表述中,“防资产泡沫”的问题也已被明确提出来了。不要忘记了,房子是“资产”,股票也是“资产”!

      新的一年,雄心万丈,但在行动之前,你是不是对政策的内涵和未来可能的多变有了足够的准备?

      (作者系兴业银行资深经济学家)

      栏目联系方式:yyou2000@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