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创业板·中小板
  • 11:产业纵深
  • 12:地产投资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路演回放
  • A4:市场·机构
  • A5:市场·动向
  • A6:市场·观察
  • A7:资金·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通胀预期下的投资前景
  • 今年房地产市场能给国人增信心吗
  • “欧元亡,则欧洲亡!”
  • 金钱不是万能的!
  • 多些逆向思维,跳出政策市思维定势
  • 加息的逻辑
  •  
    2011年1月5日   按日期查找
    6版:观点·专栏 上一版  下一版
     
     
     
       | 6版:观点·专栏
    通胀预期下的投资前景
    今年房地产市场能给国人增信心吗
    “欧元亡,则欧洲亡!”
    金钱不是万能的!
    多些逆向思维,跳出政策市思维定势
    加息的逻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多些逆向思维,跳出政策市思维定势
    2011-01-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湘源

      ⊙黄湘源

      

      挥之不去的政策市思维定势,每每成为套牢投资者的心理绳索。这是沪深股市过去20年尤其是过去一年留给投资者的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训。政策环境越复杂,政策市情结越是容易“被复杂”。尤其是在政策本身也在需要审时度势转轨变型的微妙之时,刻舟求剑的政策市思维定势又怎么能靠谱。年前那次异乎寻常的加息效应,就是非常典型的案例。

      如果按照习惯的思维定势,年前的二次加息,无论是“靴子落地”,还是“利空出尽”,都可以成为“利空变利好”的认定依据。孰料,央行此次加息的时点不在11月5.1%的CPI涨幅公布前后,预期中的“靴子”非但迟迟不落,而且央行行长直陈“两难”,大家都以为至少年内可能不会再加息。这在有些投资者看来似乎有点“不太正常”的事情,其实应该才是正常的。

      事实上,临近年关的加息,无论是对于抑制物价泡沫房价泡沫所带来的CPI的上涨,还是对于收缩过度膨胀的货币总量和信贷规模,虽然都已起不了多少作用,但其信号作用还是较为显著的。它至少意味着随之而来的加息周期将无可避免。由此看来,将这次加息视为“利空出尽”,未免太过幼稚。

      “利空变利好”从来就是有条件的。首先,这个“利空”应是一个可见度比较清晰并且能量相对有限的变量,其次,这个“利空”的当量不能超出市场预期的可承受程度。第三,也即最关键的一点,或者“利空”本身,或者承受“利空”的市场,须有潜在的“利空变利好”的充分必要条件和内在动能,否则,“利空”的“靴子落地”也就没有可能成为触发“利空变利好”的契机。

      如果说2010年的中国经济面对的是“最复杂”的一年,那么,2011年的中国,仍将是“最测不准”的一年。中国的资本市场也是这样。光有良好的愿望,哪里有可能有什么“利空变利好”可言呢?

      对于大多数中国投资者来说,问题不仅在于目前依然处在“被复杂”的政策环境之下,而且,让人不能不一想起来就觉得憋气,越是对政策市思维定势情有独钟,越是常常使人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利好变利空”的思维定势不过是其中较为常见的典型一例而已。

      中国的经济形势依然堪称全球一枝独秀,为什么股市的经济晴雨表功能却起不了作用?除了重融资轻回报的市场体制因素之外,在笔者看来,过于强势的政策市思维定势也是不可不反思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训。政策市思维定势试图让人相信,只要他们一口咬定他们所给出的想象空间都是事实,那么,人们就一定也会跟着相信这都是事实。

      做了16年证券分析师的瑞银中国区副总经理张化桥曾经被《亚洲货币》评为“最佳中国分析师”,最近,因为写了一本《一个正确分析师的醒悟》又被誉为“叛逆分析师”。其实,在笔者看来,他的一些所谓的叛逆之言倒是说出了不少的真情和实话。

      张化桥眼里的沪深股市,每天都有这个名人或那个官员对行业或者宏观经济发表意见,某些股价会在短期内莫名其妙地涨10%,或者跌20%,但在张眼里这些实在都是噪音,因为几个月之后,或者 一两年下来这些噪音就会显得十分可笑,因为它们对股价的中长期表现没有任何影响。它们随风飘过了。可是,分析师们日复一日地为此忙得不可开交;多数投资者也被折腾得团团转,最后,大家一点儿好处都没有。张化桥说的,不正是政策市噪音之下的中国投资者们如何“被复杂”、“被保护”、“被盗梦”、“被杯具”的真情和实景吗?

      醒悟的张化桥终于承认,“没有预测宏观经济指标的能力”。“曾经自以为聪明,做过很多取巧的事,但终究还是要亏钱”,还是需要回到“买股票就是买公司”的常识。他认为:第一,就是要找一个“好的生意”。“股票没什么好研究的,研究的是背后的公司,它做的是不是一盘好生意,这最重要。”“我的工作就是守株待兔”。张化桥的醒悟,对于我们许多至今还在整天价围绕着对无比复杂的政策动向的徒劳无益的猜测团团转的自以为聪明的投资人,何尝不是很好的启发!

      中国股民要走出政策市思维定势,唯一的希望就是思想解放。至少在具体的投资之道上,无论如何,习以为常的政策市思维定势不可能成为投资“护城河”,有时也需要来点逆向思维,才有可能跳出那些貌似充满诱惑实质上充满风险的政策市“陷阱”。

      (作者系知名市场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