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弱于预期
从存量角度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
通胀无疑已成为全国关注的话题。与资产价格不同,消费品尤其是基本食品、基本药品等必要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在国内的环境下尤其如此。因此,在2010年末通胀抬头并引发社会的不安情绪增强之后,可以看到加息、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期货交易的监管、甚至采用行政限价等举措直接干预部分商品价格等等,各种针对货币和通胀的政策措施迅速密集出台。
由此可见,虽然货币政策的收紧,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打压,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同时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是获得较多银行信贷支持的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融资成本,但在更核心的利益“社会稳定”面前,“弃车保帅”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投资者在作宏观政策分析和相关投资决策时,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的依赖,转而更多地关注国内的社会现实状况和动向。
由于2010年两次加息的幅度较小,目前仍处于明显的负利率状态,预计2011年加息环境的持续是大概率事件。在2010年末再次加息之前,A股市场上每天充斥各种关于加息的猜测和传闻,而且不时引起市场的显著波动。我们预计进入2011年之后上述情景还会重现,尤其是在政策调整预期较强烈的期间。不过,由于市场的总体分歧,更多在于何时再次加息(而并非是否再次加息),因此,虽然加息通常会引起市场短期剧烈反应,但站在2011年全年的角度,其实质影响却可能较为有限。
同理也包括新增信贷余额。在目前M2已接近700000亿,而前两年其较高的增长率很可能难以持续的情况下,无论2011年的新增信贷余额是60000亿还是80000亿,与之相比都缺乏重要性。因此,真正左右市场走势的应该还是货币存量的动向,而非增量的大小。
综上所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时点,对年内的短期走势可能有较大影响;但站在2011年全年的角度,货币政策对A股市场和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影响,却有较大可能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关注房地产政策
我们认为,房地产政策是影响2011年A股市场走势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之一。原因并不在于房地产政策如何影响房价、也不在于其如何影响地产股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而影响到股价表现,而在于其如何影响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流动。
实际上,国内真正有能力吸收较多资金的市场(即“池子”),只有房地产市场和A股市场两个,目前庞大的投机资金大部分在这两处聚集,而前者的规模至少数倍于后者。因此,如果某项政策出台,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资金出现5%至10%的流出,对房价和地产股业绩的影响可能相当温和,却足以推动A股市场出现一段时期的显著走强。2010年末,主要城市的“限购令”以及随后A股市场的表现,已经让我们看到这种效应的威力。因此,建议投资者2011年减少对加息或新增信贷余额事倍功半的预测,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分析房地产市场及其政策的动向方面。
我们预计2011年的房地产政策总体仍将呈现偏紧的状态。
首先,在2009年和2010年货币大幅扩张的背景下,2011年房地产市场作为国内最大货币“蓄水池”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虽然投机资金在房地产市场聚集会形成资产泡沫,但与其进入消费品市场推高物价,从而加剧通胀甚至威胁社会稳定相比,前者的风险大体上还是可控的。2010年末主要城市的“限购令”在推动股市走强同时,对年末的通胀环境很可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普遍沉重,而财政收入仍然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且该状况在2011年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在当前环境下,通过类似前两年的货币扩张方式缓解债务压力的做法已经难以实现,加税的选择面临较大风险,而资产证券化仍然难以作为一个可行选项。如果此时因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导致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
最后,房地产行业(至少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也普遍较重,若出现行业性的财务危机,对银行体系将造成严重冲击。除了可能打开股权融资渠道外,在出台限制性政策方面可能也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因此,预计2011年保持房地产市场大致稳定仍将是政策的主要目标。
(广发期货 刘继超 编辑 杨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