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A9:信息披露
  • A10:信息披露
  • A11:信息披露
  • A12:信息披露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期指尾盘小幅跳水 短期难有大涨行情
  • 澄清再融资传言 中国平安融资余额连增逼近10亿
  • “宏观经济与股指期货时代投资论坛”在长沙召开
  • 机构观点
  • 货币政策对指数影响
    可能弱于预期
  • 20日均线
    再成期指多头绊脚石
  •  
    2011年1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上一版  下一版
     
     
     
       | A8版: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期指尾盘小幅跳水 短期难有大涨行情
    澄清再融资传言 中国平安融资余额连增逼近10亿
    “宏观经济与股指期货时代投资论坛”在长沙召开
    机构观点
    货币政策对指数影响
    可能弱于预期
    20日均线
    再成期指多头绊脚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货币政策对指数影响
    可能弱于预期
    2011-01-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从存量角度考虑货币政策的影响

      通胀无疑已成为全国关注的话题。与资产价格不同,消费品尤其是基本食品、基本药品等必要消费品的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社会稳定,在国内的环境下尤其如此。因此,在2010年末通胀抬头并引发社会的不安情绪增强之后,可以看到加息、连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强期货交易的监管、甚至采用行政限价等举措直接干预部分商品价格等等,各种针对货币和通胀的政策措施迅速密集出台。

      由此可见,虽然货币政策的收紧,可能会对房地产市场形成打压,减少土地出让金收益,同时提高地方政府和企业(主要是获得较多银行信贷支持的央企和地方国企)的融资成本,但在更核心的利益“社会稳定”面前,“弃车保帅”是必然的选择。因此,投资者在作宏观政策分析和相关投资决策时,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对宏观经济理论和模型的依赖,转而更多地关注国内的社会现实状况和动向。

      由于2010年两次加息的幅度较小,目前仍处于明显的负利率状态,预计2011年加息环境的持续是大概率事件。在2010年末再次加息之前,A股市场上每天充斥各种关于加息的猜测和传闻,而且不时引起市场的显著波动。我们预计进入2011年之后上述情景还会重现,尤其是在政策调整预期较强烈的期间。不过,由于市场的总体分歧,更多在于何时再次加息(而并非是否再次加息),因此,虽然加息通常会引起市场短期剧烈反应,但站在2011年全年的角度,其实质影响却可能较为有限。

      同理也包括新增信贷余额。在目前M2已接近700000亿,而前两年其较高的增长率很可能难以持续的情况下,无论2011年的新增信贷余额是60000亿还是80000亿,与之相比都缺乏重要性。因此,真正左右市场走势的应该还是货币存量的动向,而非增量的大小。

      综上所述,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调整的时点,对年内的短期走势可能有较大影响;但站在2011年全年的角度,货币政策对A股市场和沪深300指数走势的影响,却有较大可能显著弱于市场预期。

      

      关注房地产政策

      我们认为,房地产政策是影响2011年A股市场走势最为关键的因素,没有之一。原因并不在于房地产政策如何影响房价、也不在于其如何影响地产股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而影响到股价表现,而在于其如何影响资金在房地产市场与股票市场之间的流动。

      实际上,国内真正有能力吸收较多资金的市场(即“池子”),只有房地产市场和A股市场两个,目前庞大的投机资金大部分在这两处聚集,而前者的规模至少数倍于后者。因此,如果某项政策出台,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投机资金出现5%至10%的流出,对房价和地产股业绩的影响可能相当温和,却足以推动A股市场出现一段时期的显著走强。2010年末,主要城市的“限购令”以及随后A股市场的表现,已经让我们看到这种效应的威力。因此,建议投资者2011年减少对加息或新增信贷余额事倍功半的预测,而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分析房地产市场及其政策的动向方面。

      我们预计2011年的房地产政策总体仍将呈现偏紧的状态。

      首先,在2009年和2010年货币大幅扩张的背景下,2011年房地产市场作为国内最大货币“蓄水池”的作用仍然无可替代。虽然投机资金在房地产市场聚集会形成资产泡沫,但与其进入消费品市场推高物价,从而加剧通胀甚至威胁社会稳定相比,前者的风险大体上还是可控的。2010年末主要城市的“限购令”在推动股市走强同时,对年末的通胀环境很可能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普遍沉重,而财政收入仍然高度依赖土地出让金,且该状况在2011年难有根本性的改变。在当前环境下,通过类似前两年的货币扩张方式缓解债务压力的做法已经难以实现,加税的选择面临较大风险,而资产证券化仍然难以作为一个可行选项。如果此时因为严厉的调控政策导致土地出让金收入下降,地方政府的收支缺口将进一步扩大,从而可能产生更多的问题。

      最后,房地产行业(至少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也普遍较重,若出现行业性的财务危机,对银行体系将造成严重冲击。除了可能打开股权融资渠道外,在出台限制性政策方面可能也不得不考虑这一因素的影响。

      因此,预计2011年保持房地产市场大致稳定仍将是政策的主要目标。

      (广发期货 刘继超 编辑 杨晓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