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公司
  • 5:市场
  • 6:财经海外
  • 7: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8:艺术财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关注处女地:艺术品消费市场
  • “平民收藏”不平常
  • 赵庆伟的收藏观:追寻“微小幸福”
  • 发掘平民收藏的成功范例
  •  
    2011年1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8版:艺术财经 上一版  下一版
     
     
     
       | 8版:艺术财经
    关注处女地:艺术品消费市场
    “平民收藏”不平常
    赵庆伟的收藏观:追寻“微小幸福”
    发掘平民收藏的成功范例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赵庆伟的收藏观:追寻“微小幸福”
    2011-01-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上世纪90年代的赵庆伟
      《半夜鸡叫》封面

      ⊙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赵庆伟说:“我一直觉得收藏有灵性的人的作品可以增加我的灵性,收藏有智慧的人的作品可以增加我的智慧;我窃以为好的藏品能释放出正的能量场,这些能给我带来快乐的收藏品也能带给别人快乐吧。”

      赵庆伟是一个行事风格独特的收藏家。身为中关村的元老,这位IT“前辈”早在1994、1995年就开始关注艺术品。不过,他却有自己独特的选择:以油画、版画、手稿、老照片等作为收藏的入口。

      “入行之前,我做了些许调研,发现经典收藏领域:国画、瓷器、家具等行当不是能轻易进入的”,于是,他选择了在当时还是全新收藏领域的油画。据柴宁介绍,他通过赞助老教授协会的活动与展览、赞助女画家的展览,成批地收藏当代艺术家的油画。

      对油画历史有所了解后,他从1996、1997年起又关注老油画,大多是批量购藏。更绝的是,之后上海开始旧城区改造,他在上海住了一年,买了一大批老油画。有人还送来艺术家的画稿、文稿,他也照单全收。回北京后正逢北京也开始旧城改造,他就复制并放大了在上海形成的收藏模式。不同的是北京还有潘家园,市场体系比上海更完备,他更是如鱼得水,变成民间收藏的大买家。他的收藏相当庞杂,还包括老照片、旧电影胶片以及文献资料等。

      赵庆伟的收藏如此与众不同。用他的话来说,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他开始收集邮票、箭镞以来,一直沿用着一种做法:用最少的钱,买最多的东西;但这种做法,违背了传统收藏圈的基本法则:稀者为贵!大家都是用最多的钱买最少的精品,而他却反其道而行之:“我反正觉得数量多、种类多、悬念多、未知多、好玩的就多,至于靠收藏能不能养家糊口还得看信心和运气。”他认为这源于与他打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养成了对大量“微小幸福”追寻的习惯;而在收藏这个领域里,有大量的“微小幸福”存在着。

      结果,他的老油画收藏颇有斩获,几年前美术史学者陶咏白为他的清代油画藏品展组织了研讨会,会上理论家邵大箴先生指出,通过这次展览大家清楚了一件事:中国油画起源及发展脉络之一是宫廷油画及作坊油画。

      赵庆伟还独具慧眼地发现了新中国图书的封面设计、书内插图、题签、往来信件的收藏价值,相信那就是现代文献级的收藏,就像古籍善本那样会被人们搜罗珍藏。它们多为著名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写作,著名画家绘画,著名装帧家设计;同时它们还横跨了图书、出版、装帧、绘画等数个收藏领域, 应为收藏门类里的较重要之物。正是这些,组成了翰海那个专场的基本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