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财经新闻
  • 4:特别报道
  • 5:观点·专栏
  • 6:公司
  • 7:市场
  • 8:市场趋势
  • 9:开市大吉
  • 10: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1:专版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专版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私募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公司巡礼
  • A7:基金·观点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泰达宏利陈少平:挖掘成长股需要深耕与坚持
  • 三年之痒:阳光私募的“2010”(上接3版)
  • 精选个股是本年度投资核心
  •  
    2011年1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15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15版:基金·专访
    泰达宏利陈少平:挖掘成长股需要深耕与坚持
    三年之痒:阳光私募的“2010”(上接3版)
    精选个股是本年度投资核心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三年之痒:阳光私募的“2010”(上接3版)
    2011-01-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三年之痒:阳光私募的“2010”

      (上接3版)

      总体看,2010年全年,除了2季度外,私募比拼的都是行业轮动的能力。这和以往个股挖掘+时机选择的牛基套路形成很大分野。也是2010年留给整个市场的最大悬念。

      风格之痒:2010最牛私募的成功路径

      如果说,2010年阳光私募依然不能摆脱其业绩排名波动大,和投资风格没有完全定型的遗憾外,那么2010年其投资风格的多元化却实在是当年阳光私募的最大收获。或者几乎可以说,独特的风格投资魅力是当年最牛私募的成功路径。

      如果把所有当年内成立的新私募纳入统计,我们几乎可以发现。2010年的前十名(和此前的排名不同),是一个风格多元化的集合。

      其中最大的突破,则是以一批当年“涨停板敢死队”的投资者的加入。其中以“涨停板敢死队主帅”姿态加入私募的泽熙投资的出现,更是一时成为行业的关注热点。人们在关注这种短线套利风格的同时,也对于该投资方法是否合规,能否阳光,以及其在融入阳光私募后的业绩如何,展开了种种的揣测。根据好买的统计,泽熙的一项产品在2010年(不满全年)的收益率达到47.94%,其在全市场近600只产品中排名前三,这不能不说是当年私募最大的收获之一。

      除了短线套利外,波段操作和行业轮动也成为当年投资风格的一大突破。尽管以往私募冠军的业绩往往也带有成功波段操作的贡献,但是选股在其中一直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在2010年,我们见识到了这种波段操作在全行业的领先。事实上,我们盘点当年前三名的季度业绩,就可以发现部分基金在每个季度都表现相当出色,其中,第一名世通当年4个季度的业绩排名分别为第163、第8、第1和第6。这样近乎神来之笔在不同风格的行情中游刃有余的表现,确实也让不少人感叹其中的业绩是否能有持续性。

      合规之痒:游刃于规范和市场之间

      对于2010年的阳光私募而言,除了业绩的变化,规模的扩大外,阳光私募的合规和市场压力也日益明显。2010年最大的行业事件莫过于一些行业领军人物的突然遭遇调查,这从一个方面提醒了阳光私募行业,在追求业绩和市场效应的同时,必须严守合规的红线。

      此外,一些规模快速扩大的阳光私募,也出现了净值徘徊不前、排名不断后移的情况。面对日益强化的监管风暴,以及规模放大的效益,以及其他等等方面压力,如何满足投资者的利益需求,走出市场的困局,同时更好定位自身的阳光私募产品,成了行业思考的问题。

      从当年看,在资产扩大后,私募自身的公司治理、管理水平,乃至投资管理和财务管理的模式,也在迅速的变化。多家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开始实施多基金经理制度,一些大型公司成批的引入行业成熟人才,合伙人制度更加深入行业人心等等,都成为当年市场最大的看点,而这种制度的变化轨迹也将会在2011年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