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焦点
  • 3:要闻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公司·价值
  • 11:理财一周
  • 12:车产业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B81:信息披露
  • B82:信息披露
  • B83:信息披露
  • B84:信息披露
  • B85:信息披露
  • B86:信息披露
  • B87:信息披露
  • B88:信息披露
  • B89:信息披露
  • B90:信息披露
  • B91:信息披露
  • B92:信息披露
  • B93:信息披露
  • B94:信息披露
  • B95:信息披露
  • B96:信息披露
  • B97:信息披露
  • B98:信息披露
  • B99:信息披露
  • B100:信息披露
  • B101:信息披露
  • B102:信息披露
  • B103:信息披露
  • B104:信息披露
  • 政策“闸门”渐趋收紧 精打细算选房贷
  • 节前持续盘整
    “淘金”不妨做定投
  • 春节出游 “量身定制”旅游险
  • 人闲财不闲
    春节理财早规划
  • 内地民众
    自主筹划养老准备不足
  •  
    2011年1月21日   按日期查找
    11版:理财一周 上一版  下一版
     
     
     
       | 11版:理财一周
    政策“闸门”渐趋收紧 精打细算选房贷
    节前持续盘整
    “淘金”不妨做定投
    春节出游 “量身定制”旅游险
    人闲财不闲
    春节理财早规划
    内地民众
    自主筹划养老准备不足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春节出游 “量身定制”旅游险
    2011-01-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金苹苹

      ⊙记者 黄蕾 ○编辑 金苹苹

      

      再过两周就到春节了,相信不少人已经按捺不住冲动,憧憬着不久后的假期出游。理财专家提醒,出门旅游途中,在注意安全的同时,应该为自己买份保险保驾护航。

      针对目前不同的旅游方式,我们特别为大家量身定制了一份春节旅游保险计划。您不妨根据自己的出游方式,对号入座进行购买。

      

      出境游:旅游救助险不可少

      记者近日在旅行社见到的场景绝对可以用“车水马龙”来形容。沪上一家旅行社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尽管出境游的大部分线路价格都比往年同期有所上涨,但各大旅行社的相关咨询和报名情况非常火爆。然而,随着近年来地震、洪灾的频发,仍有不少游客担心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外旅游时遭遇意外。

      如果投保人是出境旅游,建议投保人首选有境外紧急救援服务的保险产品,即旅游救助保险。该保险将原先旅游人身意外保险的服务扩大,将传统保险公司的一般事后理赔向前延伸,变为在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救助。游客无论在境外任何地方遭遇险情,拨打专门电话即可获得无偿救助。

      目前,境内多数保险公司都与境外救援机构推出了境外紧急救援服务。一旦投保人在境外出险,只要与投保公司合作的救援机构取得联系,救援公司就会提供一条龙服务,包括治疗救援、安排家人到境外探病等。需要提醒的是,投保人应牢记救援机构的服务电话,加强风险意识,降低意外伤害事故,遵守旅游当地的法律、法规,去正规的景点等。

      

      跟团游:首选人身意外险

      一般情况下,很多人出门旅游多数是跟团游。不要以为跟团旅游风险就会降低,事实上游客在旅途中同样会面临很多风险。如在旅行中可能出现自然灾害;可能在乘坐的交通工具上出现意外伤害风险;在旅游景点发生意外;住宿时遭遇人身伤害等。

      在此建议准备跟团游的游客,可以在出游前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根据相关规定,旅行社必须投保旅行社责任险,游客一旦参加旅行社组织的活动,就可享有该项保险的权益。然而,在旅行途中遇到意外情况时,旅行社只负部分责任,自由活动时间发生的意外,旅行社概不负责。因此,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显得格外重要。对于人身意外伤害险,旅行社只是向游客推荐,并不强制购买。

      如果游客不经常外出,可选择短期保险产品;如果经常外出,可购买一年期意外险产品,这样就避免了分次购买的麻烦。

      不过,参加探险游的游客要注意了,在一般的旅游人身意外险保单中,探险运动项目多数是被排除在承保范围外的。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些保险公司的产品中可以包含这些刺激运动项目。所以,在决定探险游前,投保人一定要仔细挑选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自驾游:人和车都需买保险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自驾车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但由于自驾车旅游存在个性化、机动性等不确定因素,人和车都有一定风险。目前针对自驾车出游的保险已经上市,有计划自驾出游的朋友可以在出游时选择购买。

      比如,某保险公司就推出了“自驾车意外伤害保险”。这份保险将驾驶旅游过程中的两个风险环节——自驾车过程中的风险和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风险结合在一起,分为短途和长途两种,被保险人只要付出20元或40元,就可获得5天或10天的意外伤害保险或意外伤害医疗保险。这一险种面对驾驶人和乘客,如果出游时间较长可以累计购买。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面上大多数旅游保险以保障旅行期间的个人意外伤害和旅程障碍为主,还有一些保险公司对于旅游期间的家居财物被盗抢也能提供赔偿。目前已经出现了囊括盗抢理赔的旅游意外险产品,对于旅客在旅游期间因家里无人居住时发生的家居财物被盗,能提供最高达10万元的赔偿,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因盗抢造成的经济损失, 让大家的出游无后顾之忧。

      顺便提醒一下,在出行期间,家中的现金和珠宝首饰被盗是不能获得赔偿的,所以应尽量把现金存在银行。若旅行归来发现家中被盗,应立即向警方报案,对现场进行拍照,保留现场照片,并迅速拨打保险公司理赔热线报案,以便快速完成理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