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特别报道
  • 4:观点·专栏
  • 5:信息披露
  • 6:信息披露
  • 7:公司
  • 8:市场
  • 9:市场趋势
  • 10:开市大吉
  • 11: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2:圆桌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49:信息披露
  • 50:信息披露
  • 51:信息披露
  • 52:信息披露
  • 53:信息披露
  • 54:信息披露
  • 55:信息披露
  • 56:信息披露
  • 57:信息披露
  • 58:信息披露
  • 59:信息披露
  • 60:信息披露
  • 61:信息披露
  • 62:信息披露
  • 63:信息披露
  • 64:信息披露
  • 65:信息披露
  • 66:信息披露
  • 67:信息披露
  • 68:信息披露
  • 69:信息披露
  • 70:信息披露
  • 71:信息披露
  • 72:信息披露
  • 73:信息披露
  • 74:信息披露
  • 75:信息披露
  • 76:信息披露
  • 77:信息披露
  • 78:信息披露
  • 79:信息披露
  • 80:信息披露
  • 81:信息披露
  • 82:信息披露
  • 83:信息披露
  • 84:信息披露
  • 85:信息披露
  • 86:信息披露
  • 87:信息披露
  • 88:信息披露
  • 89:信息披露
  • 90:信息披露
  • 91:信息披露
  • 92:信息披露
  • 93:信息披露
  • 94:信息披露
  • 95:信息披露
  • 96:
  • 97:信息披露
  • 98:信息披露
  • 99:信息披露
  • 100: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封面文章
  • A4:基金·封面文章
  • A5:基金·封面文章
  • A6:基金·封面文章
  • A7:基金·基金投资
  • A8: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0:基金·视点
  • A11:基金·市场
  • A12:基金·专访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对话
  • A16:基金·人物
  • 2011基金首战启示录
  • 通道与发行
  • 动物本性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2011年1月24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基金投资
    2011基金首战启示录
    通道与发行
    动物本性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动物本性
    2011-01-2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萨姆埃尔·帕力克

      萨姆埃尔·帕力克

      太平洋资产管理公司

      董事总经理兼投资经理

      从去年12月开始,我们开始发现,美国正经历着消费者“动物本性”的复苏,部分原因是美联储决定扩大量化宽松政策,但更重要的是,由于白宫的举动越来越倾向一个新的扩张性财政政策的重点。2011年,最值得注意的是,白宫最终妥协,延长一个为期一年的工资税减免2%政策,并把每个人的社会保障纳入妥协方案。这个减税措施,将从2011年1月日起,迅速的提高各家庭的现金情况。总体而言,减税、延长失业保险和允许商业投资税前抵扣的政策组合可能会使得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在未来的一年内新增1个百分点(不包括通货膨胀)。因此,我们现在预计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3%至3.5%,高于我们此前预期的2%至2.5%。

      重要的是,我们看到由于这些货币和财政政策措施,美国经济增长将出现为期一年的周期性反弹,但同时,结构性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包括长期来攀高的失业率和极高的公共和私人债务水平。因为,今年的这一增长预测提升,就好比在路上继续踢了一脚罐头。我们再次借用未来的潜力来提升今天的经济增长。而在2011年仍然没有答案的问题是,未来还有多久,全球投资者会继续容忍美元的贬值和美国国债的风险评级下降。考虑到美国的短期经济增长,是如此厉害的恶化了美国的公共资产负债表。

      在任何情况下,在未来三到五年美国经济很可能会为了3%的实际年GDP增长而努力奋斗,这是非常符合我们的新常态的世界观。我们看到的证据表明,新常态的关键原则将继续下去,如果不做重大政策调整,从长期看,工业国家将继续面临失业率居高不下,私人和公共部门债务去杠杆化,以及(对于那些已经达到财政负担极限的国家)定期冒起的对主权风险的担忧。

      不幸的是,欧元区仍然是全球经济最黑暗的地方,至少在未来6至12个月内,欧洲的主权风险方面,事情还将变得越来越糟。

      在过去的三个星期,欧盟领导人之间加紧进行一些更全面的讨论,以取代过去零敲碎打的办法,包括试图以永久的基金取代将在2013年到期的紧急救援基金。然而问题是,在今天直到2013年之间他们需要解决什么。

      捆绑在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上的关键问题是,欧洲需要克服一个伟大的经济体被分割为“强大核心”和“弱势边缘”两部分。德国也许是财政能力方面最充沛的国家,也是唯一可以保证周边国家陷入困境的欧元区国家债券不出现危机的国家,但大规模援助在德国境内是一个不受欢迎的选择。而另一方面,孱弱的周边国家需要进行非常艰难的选择,基本上这将迫使他们放弃独立的财政政策,从今天起到未来的流动性援助交流启动,他们财政政策将受到德国和其他欧洲核心国家的影响。

      政策协调的失败,再加上政治上的失败,是欧洲的一个长期的重大风险。可以想像,一个或多个欧洲主权债违约将产生一种与“动物精神”完全相悖的影响,并导致世界各地的银行陷入危机等有害后果。

      主要新兴市场正经历比发达国家更强劲的经济增长,而且也有可能促进国内消费增长,再加上他们的公共和私人的资产负债表更健康,因此,我们仍然非常看好新兴市场。

      但随着时间推移,快速发展的经济体正日益面临着政策“三元悖论”,这迫使每个国家在“资本自由流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和“独立的货币政策机制”三者之间作选择(理论上,任何时间只有两个目标可能实现)。即便是一些新兴市场的代表,由于它采取了资本账户下不流通,以及货币挂钩一揽子货币强势货币等策略,但新兴市场正在竞相实施弱势货币战法,“以邻为壑”不断催生“泡沫邻居”,在新兴市场的政策三重矛盾正在成为增长动力的关键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