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个股”时代
⊙本报记者 吴晓婧
去年11月份,鸿道投资的孙建冬在其博客中写到,产业资本(尤其是大小非)取代金融资本(尤其是共同基金)成为股票价格与估值的决定力量。从3年左右的周期看,A股市场的PE估值将经历一个逐步下行的过程。
“考虑到越来越大的存量与增量的供给压力,小股票将有相当大的下行空间。当经济随去杠杆下行之后,相当部分的小股票,尤其是新兴产业的小股票将面临‘戴维斯双杀’的局面。越来越多按照当前二级市场股价倒推入股价格的PE基金将面临相当的损失,一、二级市场将通过这种方式逐步归于平衡。”
2011年投资开局,上述预判似乎正在逐步得到验证……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业内预期,“十二五”期间收入水平提升加上分配相对均衡,将有利于各层面消费水平的总体提升,并形成大消费概念群的投资机会。而战略新兴产业符合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相关扶持政策将陆续出台,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然而,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资本市场,对于大消费与新兴产业的热捧,早已启动。不过,当市场一致看好之时,亦是估值偏高之时。至少在短期来看,上述板块的不少个股估值已被严重透支,能否选择出真正具备业绩支撑的优质个股,也考验着基金经理的选股功底。
的确,通胀依然承压,2011年整个政策都将继续紧缩,但政策出台的时点与节奏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基金经理选时对基金贡献将十分有限。具有估值优势的蓝筹股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机会,但难有大的趋势性行情,中小盘股在调整到位后仍有可能成为热点,配置的相对均衡将发挥一定的优势。但最终选股能力的差异仍将是业绩差距的关键因素。相对淡化选时贡献,在均衡配置的基础上,加强个股精选,俨然成为基金普遍的策略选择。
在上海的一位基金经理看来,2011年以来成长股的连续杀跌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反映。这也意味着,如果2010年更多是对成长股概念的投资的话,2011年选择确定性业绩支持的成长股更为关键,个股精选成为未来成长股投资的竞争关键,也是基金获取相对收益的重要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