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焦点
  • 4:产经新闻
  • 5:财经海外
  • 6:观点·专栏
  • 7:公 司
  • 8:公司纵深
  • 9:公司前沿
  • 10:能源前沿
  • 11:产业纵深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资金·期货
  • A6:信息披露
  • A7:市场·观察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寿险第二军团抢“探花”:新华、泰康银保总保费战平
  • 房地产信托谨慎抬头 房企信托融资前景堪忧
  • 年终奖缩水 经纪型券商转型需内外兼修
  • 新版《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解读(三)
  • 机构一线
  •  
    2011年2月17日   按日期查找
    A3版:市场·机构 上一版  下一版
     
     
     
       | A3版:市场·机构
    寿险第二军团抢“探花”:新华、泰康银保总保费战平
    房地产信托谨慎抬头 房企信托融资前景堪忧
    年终奖缩水 经纪型券商转型需内外兼修
    新版《深圳证券交易所交易规则》解读(三)
    机构一线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寿险第二军团抢“探花”:新华、泰康银保总保费战平
    2011-02-1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黄蕾 ○编辑 颜剑

      保险开门红之二

      ⊙记者 黄蕾 ○编辑 颜剑

      

      今年开门红大战中,寿险“第二军团”之你追我赶的竞争架势,丝毫不输传统三巨头。尤其是这一梯队中的“死对头”新华人寿、泰康人寿,更是重燃新“老三”宝座之争的战火。

      根据本报记者独家获悉的业内快报数据显示,今年1月单月,新华、泰康的总保费收入分别约为:107.6亿元、122.8亿元,同比增幅约为-1%、23.9%,市场份额分别约为:8.7%、9.9%。

      而占据这两家公司保费半壁以上江山的银保渠道,亦是其较劲的主战场。63.4亿元和64.5亿元,看似难分伯仲的银保总保费规模背后,却暗藏两家机构战术不同之玄机,可谓各有优势与挑战。

      

      新“老三”之争 泰康暂居上风

      事实上,如果从市场排名来看,泰康人寿(约9.9%)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太保人寿(约9.8%)。2008年下半年开始,太保人寿进行大规模结构调整,由万能险向分红险转型,随而进入保费低迷期,造成规模暂时落后。泰康、新华“乘虚而入”,争夺寿险新“探花”之位,轮流占座,态势胶着。太保则一度跌至“老五”之位。

      太保暂时屈居新华、泰康之后,主要归因于其在“疗伤”期间银保规模保费的落后。但从今年开门红快报数据来看,太保人寿显然已呈现出调整收官后的复苏、反击迹象,回到了“老四”之位。且太保在个险人力平台、业务基础、团险上优势依旧明显。由此来判断,用不了多久时间,太保定将会重新坐回“老三”之位。

      撇开“老三”之争不谈,新华和泰康之间的暗战也是颇值得玩味。从业绩快报来看,双方各有所长:新华在个险上领先于泰康,1月个险保费分别约为:41.6亿元、28.2亿元;而泰康的强项则是团险,1月团险保费收入约25.2亿元,位居寿险七巨头之首,据知情人士透露,泰康今年1月在团险上的爆发式增量源于拿到了一个大单。

      但在难以回避的银保渠道,新华、泰康却呈现出不同的“脸谱”。

      表面上来看,新华、泰康在银保总保费规模上难分伯仲,分别约为63.4亿元、64.5亿元。但实际上,新华在银保保费的“含金量”上远胜于泰康。做出这一判断的逻辑在于,今年1月,新华在银保期缴和续期保费上都胜于泰康,新华的期缴、续期保费分别约为:12.5亿元、22.9亿元,而泰康的期缴、续期保费却只有约6.9亿元、4.1亿元。

      这不难看出,泰康在银保上更多依赖于趸缴业务,内涵价值较低;而新华在前期结构调整阵痛之后,开始收获逐年递增的滚存效应。在内行人看来,续期业务的滚存效应逐步放大,意味着业务经营已进入丰收期、成熟期,长期竞争力增强。

      

      新华、泰康各自的挑战

      虽然从1月银保规模新单上来说,泰康(约60.4亿元)胜于新华(约40.5亿元),但业务内涵价值低,结构失衡,将会制约其长期发展。泰康依靠规模拉动的激进策略过于单一,若仅凭银保趸缴拉动,将导致业务发展后继乏力。如果无法改变这一形势,面对新华逐年递增的滚存效应,太保渐趋复苏的高增长,泰康的“探花”之争只能更加被动。

      从1月份的数据来看,泰康无疑也意识到了这一症结。其银保渠道开始呈现期缴和趸缴一起抓的趋势,虽然趸缴占比仍然占大头。同时,泰康也在尝试电销渠道和网上销售渠道的进一步突破。

      同样,对于新华来说,亦存在一定挑战。银保新政中提及的“取消驻点销售模式”规定一旦执行,对于新华的杀伤力可谓不小。为业内人士所熟知的是,在整个寿险行业,银保驻点销售模式最为成熟的公司就是新华人寿。另外,其银保期缴也需要应对来自国寿、太保和泰康的有力挑战。

      因此,新华要想在这场“探花”之争中争取到更多筹码,深化结构调整,做大续期盘子,挖掘新的业务增长点至关重要。在此前提下,如何在银保新政下灵活应变、稳固银保的优势将成为新华当下执行面的重要课题。

      尤其是在即将IPO的业绩压力下,压在新华高层肩上的担子着实不轻。据知情人士透露,新华在其系统内部宣导称,今年务必要抓好规模和质量两不误。“总公司压下来的任务指标还是蛮重的。”新华某省级分公司人士向记者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