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劲:
市场影响亦喜亦忧
专拍对市场的影响,在市场专家伍劲看来不是单向的:一方面是好的作品出来会刺激市场,增强市场的活力;另一方面,拍品数量大了会产生抛压。对许多艺术家来说,其市场基础经受了考验:有的艺术家或作品行情越来越好,有的艺术家或作品的行情却被砸下去了。
“尤伦斯的收藏很难得,得益于历史的机遇,有许多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重要作品。而中国的买家则是从2005年才开始,对那些作品十分渴望。这次专拍对他们来说构成一个机会。”伍劲认为像书画市场一样,相当规模的重要作品的换手给市场带来很大的机会。因此他预言有的作品会创新高,特别是那些早期重要作品比如张晓刚的三联画会有新的纪录,对当前的市场是强心针,会提高市场的活力;也有一些当时买得不准确的作品,或者比较普通的作品,专拍大量推出后使其市场变得更脆弱。对此人们会有三种不同的态度:上述两面来看的是一种是中立的、平常的看法;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或悲观或乐观。在他看来,悲观的市场预期变成现实的可能性不大,概率非常小;而乐观的结果却很有可能;当然,最大的可能是有喜有忧。
他指出,这种亦喜亦忧的结果与当前当代艺术市场行情的两极分化有关:少数代表性的、早期的一线的作品被高价追捧,高端艺术品被垄断,而许多比较优秀的两线的作品却价格低迷,其间艺术品质的差距真有那么大吗?当前的艺术市场缺乏一个壮大的中间阶层,显示了中国财富分布极不平衡的现实。其实不光中国的拍卖场是这样,全球艺术品市场普遍都这样。这是拍卖场的一个特点。如当代艺术的名家,欧美的不超过50个,亚洲也是如此,与财富分布两极分化有关。
他表示,这个趋势要改变很难。艺术市场像资本市场一样,那些脱颖而出的艺术家经过风险投资的培育,也经历了一轮一轮的淘汰和选择。这是市场的选择,取决于艺术作品的长期拥有者是谁。目前国家资本还未介入艺术市场,只有民间巨富成为终极买家。现在市场虽然涌现了许多基金,还是以赚钱为目标,只会推波助澜,仍然是那些巨富收藏家主导市场。
从2007年欧洲菲利普斯拍卖行推出法伯收藏专拍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一系列的欧美藏家或买家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送上了拍卖台。他指出,这种回流的趋势将持续10年。这是随着中国民间财富的积聚艺术品在市场流通作用下产生的必然结果。说到底,中国艺术品包括当代艺术作品一定会是主要由中国人收藏,伴随着这个过程,其艺术标准也应该由中国人来确定,使话语权回到中国人手里,这是正面的结果。
他还说:“回流的形式,最好是那些西方藏家整体捐赠。但最后却是拍卖,有的中国人就不高兴了。其实这是可以理解的。当年西方买家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对整个艺术产业链的形成功不可没。就像今天国外风险资本投资中国互联网,现在中国的那些互联网巨头新浪、搜狐、百度等等,无不是风险投资的产物。市场起来了就要求投资回报、分享成果,那是天经地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