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富比亚洲当代艺术主管林家如表示,她对这场拍卖的预期,不在于拍品的成交价抑或是专场的成交额是多少,而在于其对市场带动。一、可以让更多藏家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代艺术的早期历史,重视作品本身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了解其时代背景;二、对欧美藏家也是如此,多年的沉寂是因为看不到有特点的拍品,这次就会重返市场;三、对那些想参与又不曾开始的,这次也是参与的最好时机。
追根溯源是大方向
尽管多次经手过欧美著名藏家的收藏专拍,但林家如对这次的尤伦斯专拍还是十分恭敬,她强调那是第一次有机会用专拍的形式拍卖尤伦斯收藏。选件侧重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早期作品,有很多作品是1985—1989年间所创作,如张晓刚、张培力等人的作品。还有耿建翌的作品《灯光下的两个人》,是1985年毕业展的参展作品,那种冷色调的处理史无前例,曾引起很大的讨论。高名潞的专著中谈到过“理性绘画”,耿建翌的这件作品就是一个代表。
她表示,专拍的命名强调追根溯源中国当代艺术,那就是大方向。专场的选件就是环绕这个方向进行的。那些拍品可谓改革开放历史的最佳见证,可以呈现中国当代的全貌,是最具学术性的专场。拍品中仅1989年现代艺术大展的参展作品就有6件。这类在拍场上难得一见的拍品能如此集中亮相还是第一次,能如此比较完整地呈现也许是唯一的机会。所以图录的规划也是尽可能把时代背景交代清楚,希望透过这些藏品,让新买家认识当代艺术的发展。为此,在预展期间还会做一个文献展,由她的团队策展,展品包括一些照片和实物如当年那些重要展览的海报、画册等,由艺术家与策展人借展。这样的展览在香港还是第一次。
他们还专门将专拍安排为夜场拍卖。她说:“这是出于拍品的重要性,不仅对内地买家很重要,欧美买家也很有兴趣,夜场拍卖便于他们参与。”
当代艺术市场国际化
她还说,欧美藏家收藏中国当代远远早于10年前,尤伦斯收藏的收藏期这么长,售出是正常的,中国内地有的人可能三年五年就售出。另一方面,欧美藏家出售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与内地的需求增长有关。而市场本身还是在健康地发展。这表现在:一、这么多年来,市场在不断成长,内地买家群体在壮大,出现从欧美回流的现象;二、还不能说在向内地回流,因为整个亚洲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是欧美向亚洲回流;三、内地一些私人美术馆,对这些重要作品有强烈的兴趣。当然,亚洲与中国内地市场需求出现晚,价格也会有落差。
“中国当代艺术的市场是非常国际化的:一开始由欧美藏家开始,这几年有回流,但直到今天他们仍有重要表现。因此,香港到目前还是中国当代艺术最重要的交易平台。”她认为,市场国际化对中国当代艺术有好处,有利于其市场的平稳发展,这也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有尤伦斯退出,也有更多的欧美藏家参与。这次专拍的消息得到的反馈显示,很多藏家不愿错过这批博物馆级的藏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