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业务创新(上接1版)
今年将稳妥推进
期货业务创新
(上接1版)
“强化监管”将成衍生品主旋律
2010年期货市场的火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数据显示,全年期市成交金额309.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5.04%和136.84%。其中,商品期货成交30.4亿手,成交金额22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0.9%和73.9%;股指期货成交0.92亿手,成交金额82.1万亿元(按双边计算)。期货市场投资者达到了121.4万户,客户保证金1696.69亿元。这一方面说明了衍生品市场服务国民经济的水平进一步提高,一方面也显示出投机氛围仍较为浓厚。
权威人士表示,2011年要以强化监管和深化市场功能为主线,进一步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加强市场监管和风险防范,确保市场安全平稳运行,推动期货市场在更高层面服务经济发展。要继续落实国家稳定物价总水平的要求,加强市场运行监管,遏制过度投机,防止市场操纵。同时要加强期货市场基础建设,深化期货市场功能。按照有利于发现价格、发挥套期保值功能的要求,梳理修改期货业务规则。健全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的机制和模式。
据了解,有两大趋势可能在2011年表现得较为明显。一是期货品种的“大合约化”,目前燃料油期货已经修改成大合约,新上市的铅期货也将是大合约,明显提高了入场交易的门槛。预计将有更多期货品种加入到大合约的序列中来。这将有利于商品期货的功能发挥,抑制过度投机。二是研究建立商品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目前商品期货市场仍是中小投资者居多,随着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成功,这一经验被移植到商品期货上也指日可待。
机构创新值得期待
复杂的衍生品市场需要更为强大的机构。从中介机构看,有必要强化期货公司中介服务功能,引导期货公司发挥专业优势,为产业链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权威人士表示,2011年将支持期货公司通过兼并重组、增资扩股等方式做优做强,优化行业发展格局。同时,开展期货公司投资咨询业务试点。推进期货公司境外期货经纪业务和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研究。
另外,机构投资者的发展也是重要环节。这一点在股指期货的发展中更为急迫。完善股指期货市场投资者结构,推进证券公司、证券投资基金、合格境外投资者等参与交易将是2011年期指的发展主题。“机构投资者要进一步放开,这样对于市场会带来更大的好处”,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表示。
丁圣元表示,基金、券商等机构,除了自身参与股指期货,也需要开发更多的产品为投资者服务。阿尔法交易、对冲交易等形式,完全可以通过产品设计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