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区域振兴规划相辅相成
|
⊙记者 梁敏 卢晓平 ○编辑 衡道庆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秀山昨日做客上证演播厅时表示,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后,各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也有望在“十二五”前半段密集出台。
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是场“持久战”
主体功能区的概念早在“十一五”期间就已提出,“十二五”将正式上升至国家战略。对此,陈秀山表示,“十二五”提出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因此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具有急迫性。
“它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空间上的落地提供了契机,包括产业、投资、技术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等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空间上,没有空间的优化利用、高效利用格局分配的合理化,就不可能实现产业和经济发展方式根本的转变。”陈秀山说。
但由于地方政府短期内很难改变唯GDP增长指标论的观念,区域之间资源环境补偿的问题也很突出,因此,主体功能区战略是一个长期战略,不是“十二五”期间就能够解决的,将是场“持久战”。
陈秀山表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后,各省会据此制定省级层面的主体功能区规划,预计在“十二五”的前半段各省会密集出台,后半段加紧实施。接下来“十三五”、“十四五”再深入推进。
与区域振兴规划相辅相成
目前,各地区域振兴规划相继出台,对未来经济发展思路和重点产业进行了详细布局。主体功能区的划分与区域规划的功能定位会否出现冲突?
对此,陈秀山表示,主体功能区的划分和已经推出或即将推出的一些区域规划功能定位可能会有局部冲突,但总的来看,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国家其他发展战略之间是协调的,其他发展战略从总体上要服从于主体功能区战略。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国家层面上把某些地区划入重点开发区里面,并不意味着该地区所有区域都要重点开发,而是要有保护,也要有限制开发。”陈秀山说。
陈秀山指出,主体功能区要实现的是在开发方式上的根本性转变。也就是说,不能采取过去那种粗放式的开发方式,造成大量污染。
此外,陈秀山还强调,主体功能区以及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加快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这对于绿色环保产业、战略新兴产业等行业发展极为有利。
随着全国主体功能规划的推进,中国经济版图有望重新调整。陈秀山指出,除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和环渤海经济区外,由西安、成都、重庆组成的“西三角”有望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第四极。
“目前来看,‘西三角’还只停留在概念层面。成渝两个角联系密切,但西安这只角相对薄弱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市场一体化进程、人员要素的流动等方面,都有较大改善空间。只有‘西三角’真正实现经济社会融合,才有望构造中国经济的第四增长极。”陈秀山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