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挑战性的“硬指标”
| ||
⊙记者 王春晖
○编辑 衡道庆
一年一度的两会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召开的本届两会更是有着非凡的意义。从此前各地陆续召开的地方两会来看,有关经济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话题成为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调低GDP预期、提升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公平、稳定市场价格等体现出科学发展观、包容性增长等政策导向的发展新思路、新举措令人耳目一新,这些实际上都体现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需要高度重视社会责任、强调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阶段。
而作为经济社会活动中重要主体的企业能否正确认识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积极履行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成为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因素。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和读者分享了她眼中的企业社会责任。
上海证券报:在您看来,如何理解经济转型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杨绵绵: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成就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然而资源、环境的破坏、收入分配不公等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正是从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国家提出经济转型,以科学的方式,通过包容性增长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企业的发展不能脱离其所在的社会环境和所处的历史时代。中国企业依托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成长壮大,通过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开拓市场、积极参与竞争和改制转型,在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中国经济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企业更应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转型中敢于克服困难,面对挑战,发现和创造新的机会,自觉对产业和国家做出贡献。
上海证券报:结合“十二五”规划的政策导向,社会责任是否会成为未来经济和企业发展的方向?
杨绵绵:“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转变发展方式,即不能单纯地发展经济,而要更加全面、科学、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得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同步、与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这才是发展的目的,这样的发展才是可持续的。企业在这样的形势下不能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无疑是未来企业最具挑战性的“硬指标”,同时也是展示企业最具竞争力的一个方面。企业需要利润,但不能“唯利是图”;企业需要增长,但要在社会和谐、环境友好中迈进。社会责任已经历史性地摆在每个企业家面前。“十二五”规划清楚地表明,我们国家在逐步和“GDP至上”告别,在和外延式、粗放式发展告别,在和高能耗、高污染告别。
上海证券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能够为企业带来哪些长远利益?您是否认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杨绵绵: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它所处的环境和社会给予的广泛资源,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合作与支持。短期来看,企业为履行社会责任需要扩大支出,比如解决就业、改善环境、保护资源、投身公益——这正像设备更新、技术进步、职工涨薪等支出一样,必要的投入会带来新的产出。从长期来看,企业的投入推动了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创造了更多资源,对社会做出了贡献,会使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好,会使内部凝聚力更强,企业的竞争力和社会价值将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基于此,企业也能够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造更大的价值。
上海证券报:一提到企业社会责任,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是“慈善”或者“公益”,而实际上,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除了公益和慈善外,更多是针对股东、债权人、职工、国家,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责任。请问您怎么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什么是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
杨绵绵:社会责任包括很多方面和很多层面,凡是跟企业有关系的,企业都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以青岛海尔为例,看得到的慈善或者公益只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一小部分,除了提到的股东、债权人、员工以及资源、环境等方面,青岛海尔理解的社会责任还包括对行业贡献自身的力量。比如说加快家电行业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进程,提升中国品牌在世界市场上的知名度等等。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我国在海外销售家电产品占据全球的40.5%,其中有自主品牌的只有2.9%,但海尔一家却占据了86.5%的份额,可以说这个数字还是能反映出一些问题的。企业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为社会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和社会进步。
上海证券报: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否应该作为考量当代企业家精神的一条重要标准?
杨绵绵:企业家精神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一个词,什么是企业家精神?它体现在哪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企业家精神包含了创业精神、创新精神及共赢精神。企业家的创业创新体现在以企业为载体,顺应时代发展,带领企业不断创造财富,促进经济发展;企业家的共赢精神就是与利益相关方分享成果,促进社会进步,履行社会责任的精神。
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认为,企业家精神的核心是创新,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国家把社会责任提到新的高度,既是对企业家不断创新的激励,也是对社会和谐发展的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