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邱家和 ○编辑 陈羽
收藏还是投资?这是一个问题,而且是原则性的问题。
今天本刊的两篇报道,就从两方面凸显了这个问题:在“长三角艺术品拍卖业峰会”上,沪浙苏三地的拍卖公司老总们面对当今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严峻挑战,提出“弘扬南方收藏文化”的理念;而“艺术股票”近日在天津文化艺术品交易所被爆炒,则充分暴露了艺术品沦为投资品的弊端。
在当今的艺术市场上,是收藏还是投资艺术品,往往被业内人士、专业媒体和大众舆论混为一谈。这种含混,有的是因为自己就糊里糊涂,以其昏昏自然不能使人昭昭;有的则是有意混淆,真正的意图却难以启齿。其实,艺术品首先是精神产品,人们之所以会倾注个人的心力、精力与财力孜孜以求,往往是出于个人精神层面的原因,或者是对其倾注个人的感情,或者是由此寄托个人的感悟,是非常感性、非常私人的事情;而一旦沦为投资品,其中的文化历史内涵与精气神被抽空,艺术品就异化为财富的符号、资本的筹码,而集藏艺术品的过程也蜕变为冷酷的利益算计和迎合市场动向的从众行为。
然而,这种收藏与投资的刻意混淆又是历史的必然。从上世纪90年代初沪深两地设立证券交易所以来,资本市场20年来迅速扩张,改变了中国社会转型的方向与节奏,从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骨干到基础设施,再到与老百姓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日用品制造业和服务业,都与资本市场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进入新世纪后,房地产、艺术品也先后成为资本投资的筹码。这个过程虽然多次被国内宏观调控与全球性经济危机而打断或减速,但大的趋势和方向没变。近来,通货膨胀加速了实业资本向投资领域转移,加之房地产市场严厉的调控政策,艺术品市场在大资金涌入之际行情爆发就成为必然的结果。艺术品市场继股市、房市之后,正在变成又一个吸纳庞大投资热钱的资金池。
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品最后才被资本化,那是因为其流通性最差。艺术品的精神性、私人性决定了艺术市场是小众的市场,对大多数圈外人而言进入门槛太高。“艺术股票”试图借助份额化的制度设计帮助圈外人跨越这道门槛,但是有一个基本的障碍却无法跨越,那就是第三方估价体系的缺失。而这又是当前中国艺术市场的命门:市场不规范导致艺术品行情的价格失真,除了买卖双方,目前成熟的独立估价机构还付之阙如。天津文交所“艺术股票”的行情几乎10倍于实体交易中的拍卖纪录,就和其官方网站上的两份鉴定报告有关。
而“长三角艺术品拍卖业峰会”提出了“弘扬南方收藏文化”的理念,让我们关注另一种可能性:随着艺术品消费市场的启动,艺术品有可能进入白领乃至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成为启动内需、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而此刻在艺术品拍卖市场大力提倡收藏理念,正是其健康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