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财经新闻
  • 5:公司
  • 6:市场
  • 7:书评
  • 8:艺术财经
  • 11:信息披露
  • 12:信息披露
  • 13:信息披露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33:信息披露
  • 34:信息披露
  • 35:信息披露
  • 36:信息披露
  • 37:信息披露
  • 38:信息披露
  • 39:信息披露
  • 40:信息披露
  • 41:信息披露
  • 42:信息披露
  • 43:信息披露
  • 44:信息披露
  • 45:信息披露
  • 46:信息披露
  • 47:信息披露
  • 48:信息披露
  • 黄奇帆:房产税改革不会增加中低收入者税负
  • 平安偿付能力充足 马明哲暗示不会再融资
  • 应接不暇
  • 保障房走产业化道路 方可持续发展
  •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通飞机总经理孟祥凯:国家空域应建统一管制体系
  • 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民企“出海”急盼政策护航
  •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撬动低碳经济 险资大有可为
  • 1.3万亿保障房投资:
    地方财政为主 银行信贷为辅
  • “土地财政”不止 保障房建设难行
  •  
    2011年3月5日   按日期查找
    3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3版:两会特别报道
    黄奇帆:房产税改革不会增加中低收入者税负
    平安偿付能力充足 马明哲暗示不会再融资
    应接不暇
    保障房走产业化道路 方可持续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通飞机总经理孟祥凯:国家空域应建统一管制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民企“出海”急盼政策护航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集团总裁杨超:撬动低碳经济 险资大有可为
    1.3万亿保障房投资:
    地方财政为主 银行信贷为辅
    “土地财政”不止 保障房建设难行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1.3万亿保障房投资:
    地方财政为主 银行信贷为辅
    2011-03-0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艾家静

      ⊙本报两会报道组 ○编辑 艾家静

      

      建保障房钱从哪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给出答案:财政为主,信贷为辅。

      3月4日,阎庆民在政协会议现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中央提出建设1000万套保障房所需资金约为1.3万亿元,地方财政应该作为投资主力,银行只能是配合,否则会形成新一轮平台贷款。

      “在中央财政只出1000亿元的情况下,1.3万亿元的保障房建设资金缺口令人担心,因此为了不影响开工建设,只能通过地方财政补贴资金,并引入保险资金等社会资金参与,不能全部压在银行身上。”阎庆民表示,他已提出议案:加大保障房资金的落实程度来确保今年政策措施落地。

      目前来看,“完成保障房建设的任务还是比较艰巨的,省地市财政需不折不扣地落实,否则,资金缺口会影响保障房政策落地。”阎庆民说。

      不过,阎庆民同时表示,银行信贷在落实了财政支持和补贴基础上还是要给予支持的,“保障房非商业地产,资金回报时间长,没有商业可持续性,因此银行只能在财政补充足额到位的基础上,适当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