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嘉实多利分级债基拟任基金经理王茜:2011债市机会大于风险
  • 工银瑞信投资总监何江旭:投研一体化需要切实的制度落实
  • 注重逻辑 长跑制胜——访大摩华鑫资源优选基金经理何滨
  • 大成基金:
    两会继续利好医药消费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15版:基金·专访 上一版  下一版
     
     
     
       | A15版:基金·专访
    嘉实多利分级债基拟任基金经理王茜:2011债市机会大于风险
    工银瑞信投资总监何江旭:投研一体化需要切实的制度落实
    注重逻辑 长跑制胜——访大摩华鑫资源优选基金经理何滨
    大成基金:
    两会继续利好医药消费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工银瑞信投资总监何江旭:投研一体化需要切实的制度落实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涂艳

      ⊙本报记者 涂艳

      

      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市场变化的加速,基金作为专业投资者的实力越发受到考验。没有一成不变的市场模式,更没有永远保持的竞争优势。

      近年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在行业和投资者中留下的印象是一家稳健而忠实的资产管理人。据了解,截至2月25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今年来旗下主动类的股票型基金表现较好,在238只标准股票型基金中,工银中小盘、工银稳健成长、工银核心价值分列第34、37和39名,过去的一个月里,工银中小盘、工银稳健成长更是以10.83%、10%的净值增长率领跑所有的标准股票型基金。

      今年起开始分管研究部的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投资总监何江旭认为,投研转型是公司业绩稳健、长期化的基石,而打造“投研一体化”改革的推进则需要制度配套,落到实处。

      

      70%投资组合来自核心

      +重点股票池

      基于风控等各种因素的考虑,国内基金公司起初在投资和研究部门的配置上多采取分离的模式。而随着研究创造价值的理念逐渐受到行业重视,基金经理的个人能力和内部研究成果的结合需求增强,投研一体化趋势明显。

      何江旭认为,投研一体化不论形式,投研两个部门物理上的结合或分离无碍一体化的实施,关键需要配套制度的激励和约束。

      他认为,核心和重点股票池是一家公司在公司研究方面的集中体现,公司规定权益类主动型基金经理70%以上的投资组合必须来自核心和重点股票池,且都必须有相关内部研究的支撑,以达到风险共识。“股票池中的标的需要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共同维护,因为这直接关系着业绩的好坏。”

      根据监管部门的规定,基金公司均应该备有股票池,即基金投资对象备选库的业内俗称,而这也是基金公司研究部门最重要的职责之一。

      工银瑞新建立了四级股票池制度,对每种股票池均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何江旭认为,通过基金经理和研究员的共同维护,季报、半年报和年报等重要信息披露过后,股票池中的上市公司应该得到重新评价,保持“一池活水”。

      

      投研交融 平台管理

      除了切实地将基金经理的投资组合和研究成果适度捆绑外,交融合作的投研平台管理也是此次工银瑞信投研转型的重点。

      目前,业内对研究部门分成若干组管理成为行业主流,目的是希望尽量达到行业和公司的全覆盖。然而,在何江旭看来,投资和研究部门都实现分组管理,打造基金经理和研究员充分交流的平台,才有利于投研一体化的展开。

      目前,工银瑞信投资部门按照基金风格和投研成员的偏好和经历分为四个小组,分别是价值、成长、主题和量化投资组。每个组的组长由资深基金经理担任,副组长由研究员担任。而研究部门则按照上游、中游、下游和金融组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由一名资深研究员担任组长。

      另外,工银瑞信还配备了专业的首席经济学家,以自上而下的角度把握宏观经济的方向和市场的大势,在公司决策中也起到了方向性的参考作用。

      

      鼓励基金经理“长跑”

      在目前的市场中,基金短期业绩渐趋被放大,这不仅对投资者心态的成熟并无裨益,对于每天身处资本市场中的机构投资者更是无形的压力。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基金公司在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中鼓励基金经理的长期、稳健和价值投资。

      何江旭认为,公司给基金经理创造一个业绩考核的缓冲余地,在长时间内考核更加具备价值。目前公司的考核机制中实行3年滚动考核,即基金经理当年业绩占到30%,过去3年的业绩占到70%。

      “基金这类投资品种的定位应该是长期稳健持续地获得回报,2007年的大牛市给中国基民留下了太多暴利的基金印象,在受到市场的追逐和持续关注下,基金也面临了市场波动带来的种种质疑。然而,作为资产配置品种中的一类品种,投资者和基金公司都理应更加鼓励长期投资。”何江旭认为。

      

      研究员要直接创造价值

      在何江旭看来,投研一体化的最终目标是将研究成果尤其是内部研究直接转化为价值和业绩。而在工银瑞信近期的投资实践证明,一体化的体系大大提高了公司的投资和研究效率。

      何江旭认为,虽然基金经理和研究员都是股票池的贡献者和维护者,但是研究员要更勤奋的更新和追踪相关上市公司。“研究员不仅是发发报告,模拟组合投资这么简单,他需要是专家,而且是能被人信赖,予人实际价值的研究员。”

      也因此,何江旭在改革工银瑞信投研体系时也对研究员的考核办法进行了调整,除了与行业指数匹配外和定性的指标覆盖之外,基金经理打分也占到很大比重。同时,作为对研究员短期的特别贡献考量,公司还专门对每季度推荐股票涨幅排名前列的研究员给予直接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