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经济转型这样的主题顺理成章成为机构关注重点。但有意思的是,面对同样的政策和经济环境,不同基金确有完全不同的解读。或乐观、或谨慎、或发散、或集中。由此也导致了基金之间不同的增减仓方向,从中,我们或许能窥视不同风格基金的思维差异和风格。
⊙本报记者 周宏
焦点之一:
转型受益行业
大成基金观点是,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点提及的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善民生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政府工作的重点。因此,他们更看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节能环保产业中长期的发展;并相信,政府为改善民生而推出的收入分配、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从长期来看将为生物医药及消费等行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国投瑞银基金则认为,转型包括很多方面,含义广泛,除了受益产业结构转型的新兴产业之外,还有需求结构转型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后者主要是指我国经济建设过去高速增长依靠简单的规模扩张向全面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而经济转型总是会伴随着阵痛、艰辛和风险,但其中也孕育着无穷的潜力和能量,这一过程中涉及的投资机会也是不少的。
焦点之二:消费股未来
对于消费股的前景,基金之间的分歧也是客观存在的。
一方面,对于消费的比重提高所带来的机会,基金经理们都看得到。有基金认为要提高消费在总需求中的比重,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是必要条件。有关高层之前强调的保障人民的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水平同步;要努力从体制等多方面打破收入分配不平的格局;以及多年以来努力改善民生、扩大消费的举措,都在表明我国政府对扩大内需的高度重视。
但也有基金认为,消费股的中长期前景看好,但是,今年在政策夹缝中未必是最值得看好的。一方面增长速度在经济景气阶段中可能不是很有吸引力,另一方面,在过去一年中被透支的涨幅需要调整后才能有所缓解,而这可能注定了今年和去年的市场热点是不一样的,分歧依然。
焦点之三:地产股前景
国投瑞银基金认为,过去十年,依靠房地产作为经济发展支柱产业的发展模式,虽然较快地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已有目共睹,并且也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所以,产业升级已成为必然,从国际价值链的洼地向价值高端跨越已成我们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在重点扶植的一系列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培植新的主导产业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张晓东的判断相对中性。面对近期国家出台的限购政策和存量二套房利率的调整,大大减少了住房交易。张晓东表示,房价的实际运行走势会比较复杂,在通胀高企、经济增速较高时易涨难跌,买房是投资者比较放心的主要投资渠道。而对于大家普遍关心的通胀问题,张晓东认为各种资源产品价格都需要上调,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通胀压力可能在未来数年中长期存在。
或许对于基金业,有分歧才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