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两会”期间的“主题投资”分歧
  • 杂议“机会”
  • 今年不必悲观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两会”期间的“主题投资”分歧
    杂议“机会”
    今年不必悲观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今年不必悲观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国泰金马稳健基金经理 程洲

      国泰金马稳健基金经理 程洲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糟的时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狄更斯的名言拿来形容今年的市场是很贴切的。

      从宏观上说,过去两个月是经济前景不确定性爆发的时候,政策压力很大,宏观环境看上去并不理想,这也导致了投资界对市场表现甚为担心。

      但如果我们从估值上看,低估值股票却能找到很多。不少蓝筹股的估值都已接近历史底部,这支撑了股市指数难有大跌。当然,有些个股过去一年涨幅不小,比如重卡、工程机械行业的股票。但是,因为基本面的强劲表现,这些股票从估值上看,仍然处于历史较低的水平之上。

      有人认为二季度的经济仍然不乐观,政策也会偏紧,不错,有这样的可能,但是如果有相当一批股票,包括占市场权重很大的股票估值都处于较低水平,那么我认为市场下跌的空间就不会太大。我也相信慢慢的,伴随着这批股票盈利的增长,估值过低的机会将被市场意识到,这就是大家所说的投资机会。所以,我们判断,即便不是单边上涨,今年市场在震荡市中的获利机会依然不小。

      也有人认为,通胀的压力很大。没错,通胀处于较高水平(5%上下)的时间很可能会长达几年。而且,由于本轮通胀的推动力来自于工资上升,通胀应该不会像2008年那样在某一刻骤然下滑。但,本论通胀也不会和2008年那样濒临失控。我们倾向的判断是今年通胀可能在高位维持2至3年。但是,会相对稳定。当市场逐渐习惯这个预期,股市也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表现的机会了。

      现在有可能就是宏观预期最坏的时候,这个时候也许会维持不短的时间,但没关系,如果你有研究很深的投资品种,而且他的估值很低,这样的投资不需要担心。投资者对政策调控的预期已经相当明显,似乎没法变得更加厉害。记得去年11月份第一次加息,很多机构还认为短期内不可能多次加息。而在加息2次后的今天,大家还预期着今年内要加2至3次息,这种预测应该比较充分了。

      投资有时候必须前瞻一些。在市场预期最坏的时候,往往就是机会。2008年年底经济表现得最坏的时候,市场已经开始反转。而到了2009年3季度,经济真正起飞的时候,股市就没有太大上升空间了。

      同样在2010年10月份,市场一片看好的时候,如果这时候,转身扑入强周期的个股,回头看,可能是最糟糕的选择。但如果能够顶住压力,在市场抛弃一些优质的非周期股时,大胆买入被错杀的,具备估值优势的股票,那么现在的回报一定不会差。

      低估值会有其安全边际,这一点我深信不疑。只要股票的基本面没有大的恶化——至少现在还没有明显的经济下行的情况发生——那么未来,过低的估值以及其背后包含的对于未来非常悲观的预期就有被纠正的机会。

      现在,市场上对于未来经济走向有莫大的分歧。同时,这也衍生出更多的投资策略。这就如同,宏观经济学中存在无数的理论和流派一样,面对同样的事实和数据,因为不同的假设,完全可以衍生出各种上下分歧互相矛盾的结论。同样的,当某些事实发生后,几乎所有的理论都能够顺其自然的回溯并解释这项现象。

      因此,我更相信,今年是需要关注公司基本面的时候。相比较扑朔的宏观经济,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会是相对清晰和稳定的。而立足于这样的公司,我们也较容易做出结论。尽管通胀可能继续在高位维持,但未来政策趋紧的可能性在下降,无论二季度是否出现经济下行趋势,我们相信代表中国经济未来的消费和装备制造业会有不少的表现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