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一切为了客户 做受人敬重的理财专家
  • 客户眼中的南方基金:低风险基金产品的“领头羊”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7版:基金·公司巡礼 上一版  下一版
     
     
     
       | A7版:基金·公司巡礼
    一切为了客户 做受人敬重的理财专家
    客户眼中的南方基金:低风险基金产品的“领头羊”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客户眼中的南方基金:低风险基金产品的“领头羊”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黄金滔 安仲文

      ⊙本报记者 黄金滔 安仲文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客户的口碑。基金公司要获得持续发展,必须获得客户的认可。

      作为国内最大的基金公司之一的南方基金,目前公司客户客户数已突破1100万。3月6日,迎来13周年司庆的南方基金认为,为投资者持续地创造财富是基金公司的第一要务,才能体现出理财专家应有的专业态度和职业素养。

      日前,南方基金在总部举办的客户筹谢会上,记者采访了多位南方基金的老客户,南方基金留给他们最深的印象是国内基金公司中低风险基金产品的“领头羊”。

      来自深圳的陈女士将溢美之辞毫不吝啬地给予了南方基金的低风险产品。她告诉记者,对于60岁年纪的她来说,对投资风险的控制尤为重要。

      “2003年6月13日,我到工行营业厅办事时,工行的人员向我介绍正在发行的‘南方避险基金’。当时,最吸引我是‘避险’,三年周期内可以保证本金的安全,于是我就买了些。”南方避险增值基金是当时国内第一只保本型基金。

      有着多年股市投资经验的陈女士深深体会到资金安全的重要是首位的。在2005年股市最惨淡的时候,南方避险基金也有跌破过面值1元,当时她也有些动摇,是不是赎回呢?但想到保本基金的特点,陈女士选择再坚持坚持。从后,南方避险基金一路向上,持有的三年期间分红3次,陈女士第一次尝到了投资收益的快乐。

      2006年6月12日南方避险基金到期时,陈女士不但没有赎回,还进行了追加。到2007年6月,陈女士持有的南方避险基金市值已超过初始投资成本的3倍,远远超出她的预期。后来,虽然又经历2008年大盘的深幅调整,周围投资股票和基金的大多数人亏损惨重,而陈女士在南方避险基金的投资上仍有近3倍的赢利。

      陈女士说,她打算在南方避险基金下一次开放申购时,还是不赎回并要再次追加投资额度。

      通过南方避险基金的成功投资经历,陈女士对南方基金逐渐产生了信赖。现在,陈女士几乎每天有时间都会上南方基金网站,了解有关信息,不知不觉中她投资理念也发生了大的转变。在认识到自己的低风险偏好后,陈女士现在又积极投资南方现金增利基金。

      陈女士告诉记者,除了南方基金,她还投资了其他基金公司的保本基金产品,经比较后,她发现南方基金在管理低风险类基金产品在业内属于一流。

      另一位受访的南方基金客户邬女士则从2006年开始投资南方基金旗下多只股票型基金的。邬女士属于投资心态较成熟的投资者。她告诉记者,买基金不是一年或两年的事,如同交友要了解、要通过事例和时间的考验,切不可有急功近利的想法。她认为,坚持长期持有自己了解和信任的基金方可有收获。

      邬女士举例说,她所持有的南方高增基金在2008年因为市场原因经历了深幅调整,但经过与南方基金的交流,她并没有赎回,一直持有至今,目前该基金的净值已是2006年购买时的3倍多。

      包括陈女士、邬女士在内的多位受访的南方基金投资者都发自内心地感谢南方基金给他们带来的财富上的保值和增值,并带给他们投资理念方面的转变与提高及在追求价值过程中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