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两会特别报道
  • 7:两会特别报道
  • 8:观点·专栏
  • 9:市场
  • 10:公司
  • 11:市场趋势
  • 12:开市大吉
  • 13: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4:圆桌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私募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专版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对话
  • 中国ETF发展前景广阔
  • 亚洲电影风光不再?
  • 李代桃僵
  • 钱袋子妙用之“新股伴侣”
  •  
    2011年3月7日   按日期查找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 A12版:基金·投资者教育
    中国ETF发展前景广阔
    亚洲电影风光不再?
    李代桃僵
    钱袋子妙用之“新股伴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李代桃僵
    2011-03-07       来源:上海证券报      

      ■“巴菲特投资36计”之十五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桃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傍。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

      其实李代桃僵本意是:势必有损,损已以益人。

      巴菲特在选择收购企业和股票投资的目标公司时,特别重视公司经理人的品质:“在进行控股收购和买入股票时,我们想要购买的目标公司不仅要业务优秀,还要有非凡出众、聪明能干、受人敬爱的管理者。”“我们持续受惠于这些所持股公司的超凡出众的经理人。他们品德高尚、能力出众、始终为股东着想,我们投资这些公司所取得的非凡的投资回报,恰恰反映了这些经理人非凡的个人品质。”

      我总结为两句话:投资就是投人,选股就是选人。

      巴菲特选人,要求的是德才兼备,而且他把德放在才之上:“在又犯了其他错误之后,我最终学会了只与我喜欢、信任而且敬佩的人合作。正像我以前说过的那样,这个原则本身并不能确保成功:二流的纺织厂或百货店并不会仅仅因为它的经理像你愿意以女相许的那样优秀就一定会生意兴隆。但是,一位企业所有者——或投资者——如果尽量将自己与那些经济特征优良的企业中具有如此优秀品质的经理人合作,肯定能成就伟业。相反的,我们绝不希望与那些根本不具备值得我们敬佩的优良品质的经理为伍,无论他们的企业发展前景多么具有吸引力。与一个品质恶劣的家伙为伍,我们从来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在对经理人的品德进行考察时,巴菲特最看重的一个标准是:愿意不愿意李代桃僵,在势必有损时,损已以利人,损已以利公司,损已以利股东。

      我们经常说,做人要做老家人。老实人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老实人吃亏。当一个上市公司的管理人自己的个人利益与公司的集体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宁愿自己吃亏也不让公司吃亏,也不让股东吃亏,这样的人才是巴菲特要寻找的老实人。

      在1999年中巴菲特讲述了一个下属子公司经理人愿意李代桃僵的故事:

      我们旗下子公司的经理人在处理与母公司伯克希尔的关系时,总是恪守肯尼迪总统说过的那句名言:“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你自己能为你的国家做什么?”

      下面就是去年发生的一个子公司经理人不同寻常的故事:

      威利家具公司(R.C.Willey),是美国犹他州家具行业的霸主,伯克希尔在1995年从比尔(Bill Child)和他的家族手里买下这家公司的股权。由于比尔跟大部分经理人都是摩门教徒,因此他们的店星期天从来不营业,这样做生意简直太困难了:因为大部分的顾客最喜欢星期天去购物。但是比尔还是坚持星期天不营业。尽管如此,威利家具公司的销售收入却持续增长,从1954年他接手时的25万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3.42亿美元。

      比尔认为威利家具肯定能够在犹他州以外的地区同样取得成功,因此他在1997年向我提出建议,到博西(Boise)开设一家新店。我却认为,比尔这种星期天不营业的做法进入一个全新的市场,肯定会遭到当地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每周七天营业的对手激烈的对抗竞争,能否取胜,我充满疑虑。当然,是比尔全权负责威利家具,最终由他说了算。因此,尽管我持保留意见,我告诉他可以根据自己的商业判断和宗教信仰做出决定。

      比尔于是提出来一个非同寻常的建议:他愿意个人出资(后来累计支出900万美元),购买土地建造新店,如果开业之后经营良好,就按照成本价卖回给母公司;如果开业后经营不成功,销售收入低于他的预期,那么公司可以退出新店经营,不用支付他个人一分钱。这种情况下,结果就是他个人巨额投资却只得到一幢空空的房子。我告诉他,我很感谢他这样无私的做法,但是我认为,既然伯克希尔公司在新店成功的时候分享利润,那么在新店失败的时候也应该分担风险。比尔却回答说坚决不行:如果因为他个人的宗教信仰而导致新店失败,他应该个人承担失败的打击。

      这家新店后来于1999年八月开幕,很快取得巨大的成功。因此比尔就将新让的资产转让给伯克希尔公司,其中包括因为地价已经大幅上涨的土地产权,只是收下我们按照他的投资成本价开出的支票。还有一点必须特别说明,对于已经占用两年的900万美元资金,比尔拒绝收取一分钱的利息。

      从来就没有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经理人会这样做,至少我个人从来没有听说过类似的事。各位应该明白,有机会能够与这样的经理人搭档合作,正是让我每天早上跳着舞步去上班的原因。

      巴菲特想选的经理人,都是老实人,忘记了自己的利益,达到了忘我甚至无我的境界,像我们毛主席所说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样,全心全意为股东服务,股东利益至上,股东利益高于一切,是一个有着非常高尚品德标准的人,是一个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怪不得1986年巴菲特在致股东的信中说:“他们永远像所有者那样思考,这是我们能够给予一位经理的最高评价。”

      问问自己,你选的公司管理层能够做到为了公司和股东的利益牺牲个人利兹李代桃僵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