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特别报道
  • 3:特别报道
  • 4:特别报道
  • 5: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前沿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高送转”填权行情来势汹涌
  • 关前窄幅整固
    上攻势头未减
  • ■A股B股
  • ■港股
  • ■期市
  • ■创业板
  • ■基金
  • 中信证券:二季度看好战略产业
  • 机构对决长江证券
  • ■货币债券
  •  
    2011年3月10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市场·动向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市场·动向
    “高送转”填权行情来势汹涌
    关前窄幅整固
    上攻势头未减
    ■A股B股
    ■港股
    ■期市
    ■创业板
    ■基金
    中信证券:二季度看好战略产业
    机构对决长江证券
    ■货币债券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机构对决长江证券
    2011-03-1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杨晓坤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杨晓坤

      

      长江证券昨日尾盘涨停,收复增发价,但股价大涨背后是机构惊心动魄的博弈。龙虎榜显示,两家机构出现在长江证券的前五大买入席位,共买入9729.5万元,而另外三家机构则大举卖出,合计卖出1.56亿元。

      长江证券3日被砸盘“秒杀”,一度跌破增发价,让承销商和长江证券增发陷入困境,昨日复牌后对决继续。不过,分析师依然看好长江证券的后期发展,兴业证券张忆东认为,“长江证券经纪业务最困难的时期可能已经过去。佣金率下跌空间有限,市场份额稳步增长;投行业务,贯彻‘深耕湖北’战略,值得长期看好;自营业务,历史业绩良好,未来波动性将有效下降;创新业务,融资融券先行,有望逐步做大。维持‘推荐’评级。”

      资本市场中机构分歧屡见不鲜,类似的博弈并不鲜见。桂林旅游同样可见机构对决,2家机构出现在桂林旅游的第二大和第三大买入席位,合计买入2287.5万元;另有两家机构出现在第一大和第五大卖出席位,合计卖出1.7亿元。由于空方占绝对主导权,桂林旅游昨日大跌6.95%。

      机构对决的身影同时出现科大讯飞身上。2机构出现在科大讯飞的前五大买入席位,合计买入1734万元,但与此同时,3机构名列科大讯飞的前三大卖出席位,合计卖出5184万元。同样,圣农发展获得一机构买入2466万元,但同时也遭到三机构卖出3748万元。

      机构对短期涨幅过高的股票依然选择卖出。上海交易所的公开信息显示,滨化股份的前三大卖出席位均为机构,合计卖出8386万元。由于聚氨酯行业景气到来,滨化股份2月份以来短期涨幅超过50%。短期涨幅过高诱发机构提前锁定利润,落袋为安。

      估值合理的次新股则被机构持续买入。8日上市的永清环保和通裕重工再获机构买入。昨日的龙虎榜显示,两机构买入永清环保2427万元,两机构买入通裕重工4573万元。而在上市当日,四家机构曾买入通裕重工9553万元,两机构买入永清环保5799万元。通裕重工9日收盘价25.7元,略高于发行价;永清环保收盘价为48.7元,高于发行价20%;两只股票的收盘价依然落在多家机构的合理估值区间。

      华安证券将永清环保的合理价格定为48至54元之间。“公司是业内领先的提供大气污染治理解决方案的环保工程公司,2009 年公司在火电脱硫行业排名第15,在钢铁烧结机脱硫行业连续两年排名第一。目前订单充足保障未来增长。此外,公司毛利率较高的托管运营和环境咨询业务都陆续开展,毛利率分别达到40%和75%左右,盈利能力较强。目前,公司未结算订单较为充足,在5 亿以上,可保证后续增长。”华安证券分析认为,由于永清环保在手订单较为充足,仍可保证2011至2012 年的快速发展。预测公司2010至2012 年摊薄后的每股收益为0.60、1.20、1.910元,按照2011 年业绩给予40至45倍市盈率,上市首日合理价格为48.00-54.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