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偿付压力测试标准细化
    未来三年迎险企上市高峰
  • 港交所称不会延缓推进人民币股票业务
  • 市场动态
  • 上证财富中小盘指数4月6日发布
  • 揽存降贷 外资行内地盈利结构多元化
  • 中小开发商钱紧
    深圳银行业开发贷不良额微增
  • “破发”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走低
  •  
    2011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偿付压力测试标准细化
    未来三年迎险企上市高峰
    港交所称不会延缓推进人民币股票业务
    市场动态
    上证财富中小盘指数4月6日发布
    揽存降贷 外资行内地盈利结构多元化
    中小开发商钱紧
    深圳银行业开发贷不良额微增
    “破发”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走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破发”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走低
    2011-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记者 钱潇隽 ○编辑 朱绍勇

      

      根据投价报告中新股2011年预测的每股收益计算发行市盈率,从去年12月至2月份,新股市盈率出现小幅逐级下降的现象。分析人士认为,这一现象与摇号制度后机构对新股破发敏感度提升密切相关。

      

      破发令摇号中签机构承压

      昨日,中小板齐峰股份首发机构配售股解禁,全日成交均价38.14元,较发行价41.50元下跌8.10%。齐峰股份网下发行总共740万股,55个配售对象提供了有效报价,其中有10个对象摇号中签,每家均获配74万股。破发,意味着网下摇号中签机构当天如果选择减持的话,每家的损失都达到248.64万元。

      而2010年11月前,中签机构就算遇到新股破发,损失明显要小得多。

      以去年10月发行的中小板股票希努尔为例,首发机构配售股解禁当日,希努尔收报23.99元,距离发行价26.60元折价幅度达到9.81%。然而希努尔发行时采取的是按比例配售,网下发行总计1000万股, 79个有效报价对象全部获得配售,平均获配12.66万股,而公告显示获配量最大的机构也仅获配25.39万股,这意味着,解禁当日虽然希努尔较发行价跌幅大于齐峰股份,但中签机构最大损失仅66.27万元。

      248.64万元与66.27万的差别,可以明显感觉到新股发行制度二次改革所引入的网下摇号制度,对机构打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确实能感觉到机构现在申购新股比以前谨慎得多了。”申银万国长期研究新股的分析师林瑾长期来一直参与新股路演,她指出,从与机构的交流来看,机构申购新股时更加注重基本面和估值情况,所有新股都打的机构越来越少;此外,数据显示新股有效报价家数走低,这也可以看出机构打新更加谨慎了。

      

      高发行市盈率有所改观

      机构打新不再无所顾忌,导致的直接结果是高发行市盈率现象出现松动。

      由于发行公告中的公布的发现市盈率均已过去年份的每股收益计算,多数分析师认为这种静态市盈率对新股估值代表性不强。目前,更多的新股估值采用投价报告中公司对最近一个年度的预测每股收益计算。林瑾指出,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新上市公司基本都能完成投价报告中的盈利预测。

      如果以上市公司在投价报告中预测的2011年每股收益计算发行市盈率,从去年12月至2月,新股单月平均发行市盈率确实出现回落。其中,创业板新股发行市盈率12月平均为37.83倍,1月为33.10倍,2月降低至29.09倍,平均每月降幅在12%左右;主板新股12月平均市盈率35.44倍,1月为32.27倍,2月为24.69倍,降幅甚至更大;而中小板新股发行市盈率12月平均为32.41倍,1月下降至28.96倍,2月维持在29.82倍左右。

      “在次新股破发压力下,新股高发行市盈率不可能维持。”林瑾认为。

      记者统计显示,目前还有96家新股处于上市三个月内,而其中有28家处于破发状态,其中超过15家破发幅度大于5%,5家大于10%,华锐风电最新收盘价较发行价下跌18.74%,幅度最大。巨大的浮亏,将令市场化发行制度继续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