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要闻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产经新闻
  • 7:财经海外
  • 8:观点·专栏
  • 9:公 司
  • 10:公司纵深
  • 11:公司·价值
  • 12:理财一周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机构
  • A4:市场·动向
  • A5:市场·资金
  • A6:市场·观察
  • A7:市场·期货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偿付压力测试标准细化
    未来三年迎险企上市高峰
  • 港交所称不会延缓推进人民币股票业务
  • 市场动态
  • 上证财富中小盘指数4月6日发布
  • 揽存降贷 外资行内地盈利结构多元化
  • 中小开发商钱紧
    深圳银行业开发贷不良额微增
  • “破发”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走低
  •  
    2011年3月11日   按日期查找
    A2版:市场·新闻 上一版  下一版
     
     
     
       | A2版:市场·新闻
    偿付压力测试标准细化
    未来三年迎险企上市高峰
    港交所称不会延缓推进人民币股票业务
    市场动态
    上证财富中小盘指数4月6日发布
    揽存降贷 外资行内地盈利结构多元化
    中小开发商钱紧
    深圳银行业开发贷不良额微增
    “破发”倒逼新股发行市盈率走低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揽存降贷 外资行内地盈利结构多元化
    2011-03-1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石贝贝 ○编辑 颜剑

      ⊙记者 石贝贝 ○编辑 颜剑

      

      迄今,汇丰、恒生、东亚、渣打等在中国内地市场较为活跃的外资行均发布了2010年年报。尽管并非所有外资行对中国内地财务数据进行充分披露,但我们从有限数据中依然可以发现,外资法人银行本地注册四年来,正在逐步改变最初的息差收入为主、主推财富管理等业务发展特点,而是逐步提升非利息业务收入,盈利构成更趋多元化。

      

      揽存降贷

      面对2011年年末贷存比需降至75%以下的监管压力,外资法人银行2010年在中国内地市场上演了一场浓烈的揽储大战。而有数据显示,2010年恒生中国内地存款增长76.1%,其中个人理财业务存款增长89%,而东亚中国内地存款增长达40.4%。

      为使得贷存比达标,除积极揽储外,外资行还普遍采取了降低贷款的做法。2010年,恒生中国贷款增速为28.4%,其中住房按揭贷款下跌3%,这些数字均远低于其同期存款增速76.1%水平。去年东亚中国内地贷款增速则降至更低的10.9%,而存款总额则增长了40.4%,这也助推该行在去年末贷存比降至77.9%,贷存比达标指日可待。

      某外资行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当前仍有多家外资行贷存比在100%、甚至200%以上,对于它们而言,为使得贷存比2011年年底前达标,在发债、增资等不可能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只拉存款、不放贷款的方式来经营业务了。

      而贷存比早已达标的汇丰则演绎了另一种故事。2010年汇丰亚太区各地贷款增长强劲,其中以新加坡和中国内地最为突出,这使得净利息收益上升9.6%。尽管并未披露在中国内地业务的详细数据,汇丰亚太区行政总裁王冬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2010年汇丰在中国内地的贷款业务为盈利贡献良多,而随着内地进入加息通道,未来汇丰在中国内地的存款业务盈利也会提升。另据了解,汇丰中国的贷存比目前处于65%的良好状态。

      

      盈利构成更多元

      与前几年外资行在内地大力发行理财产品、主推财富管理和批发业务不同,2010年内地市场活跃的外资行开始注重盈利构成多元化,非利息收入增速正日益提升。

      2010年恒生中国非利息收入实现了106.3%的强劲增长,而净利息收入增速则为8.3%。恒生称,在内地拓展财富管理业务及人民币贸易结算服务,成功地令恒生中国收入基础进一步多元化。随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拓展,2010年通过恒生中国进行人民币贸易结算金额同比增长超一倍。

      恒生称,市场竞争激励、监管机构收紧规管,2010年该行内地与利息收入相关业务受压。该行还表示,除持续加强吸收存款外,还将通过扩展以服务费为主的业务,进一步令收入基础多元化。借助在香港的业务优势,恒生在内地将会推出更多创新产品及服务,并继续把握CEPA VI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进一步开放所带来的机会。

      2010年,东亚银行也迅速配合政府放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所带来的商机,推出了一系列的全新人民币相关银行服务,包括跨境贸易融资、存款和贷款、兑换和汇款等。去年年底,东亚也在陕西富平县开设该行在内地首家村镇银行,提供农村金融服务。

      “未来我们仍会继续增加贷款、提升非利息收入,尤其在保险、财富管理等领域。加深与大客户关系,加强交叉销售、增强协同效应,继续增设分行。”王冬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