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2月CPI公布
    部分基金“失足”错误传闻
  • 勿忘社会责任
  • 货币政策后遗症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2月CPI公布
    部分基金“失足”错误传闻
    勿忘社会责任
    货币政策后遗症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2月CPI公布
    部分基金“失足”错误传闻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国家统计局正式公布2月份经济数据。数据显示,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与1月涨幅持平,另外,1-2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规模达到17444 亿元,同比增长2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比2010年12月份加快0.6个百分点。中国的通胀势头并没有减缓。

      不过,在此之前,有关通胀的数据却一波三折。从3月初以来,有关上个月通胀数据很可能大大低于预期的传闻就流传,一定程度上更是支撑了部分机构的做多信心。然而事实证明,这次传闻错得离谱。

      ⊙本报记者 周宏

      错误的“低数据”印象

      毫无疑问,在过去几个月,通胀压力一直是悬于A股市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由此,每月月初时对上个月CPI数据的判断,也是很多投资机构高度关注的信息,更是很多研究机构博取机构投资者青睐的重头戏。

      其中,去年上海某中型券商研究员成功“猜中”某月CPI数据,吸引到不少机构的追捧,更是大大激励了各研究机构加大探听CPI力度,传播小道消息的动力。或许,这些“前奏”都是造成本月通胀传闻广泛流传的背景。

      而从消息面流传的情况看,3月初以来,有关通胀的“传闻数据”一直在走低。传言的CPI同比增长数值从“4.8”一路下行到“4.2”,大大低于行业的普遍预期和直观感受,部分研究机构甚至不得不内部讨论给上述“跳水数据”以合理解释。

      这个预期在上周初某官方人士发表看法后达到顶峰。当时,该人士发表观点“今年1月份CPI低于社会预期,2月份CPI可能还会低一些”的看法后,业内关于CPI的数据传闻再度跳水到“3.8~3.9”一线。 上述数据甚至成为周初A股市场强势表现的动力之一。部分基金在周初提出乐观看法时,也多半把“通胀压力减轻”当作理由之一。

      

      实际数据并无异常

      然而事实显示,真实CPI数据并没有出现如此大的变化,甚至比市场预测的上限还要略高一些。

      上周末,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发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的CPI同比涨幅为4.9,从数值上看涨幅与1月持平,并未能实现市场“有所降低”的预期,比此前卖方从3.9~4.8的预测数据还要高。令不少热望通胀数据“跳水”的基金失望。

      于是,伴随着这个数据公布,部分机构不得不迅速转向中性甚至略空头。深圳一家趋势投资味道较浓的基金在随后发表的观点中称CPI数据“符合预期”,但结论迅速转多为空,认为目前市场存在一些市场未料到的负面因素,诸如货币政策收紧等,可能促使市场回到震荡空间等等。本欲提出的多头行情观点,也不得不再度“按回”到震荡区间等观点。

      类似的,个别趋势型基金不得不在同样甚至更低的指数位置再行减仓,和周初的热望相比,这两周的表现对于这些基金来说,近乎“乌龙”一场。

      货币政策再成看点

      而对于未来的市场,现在业内机构的看法恐怕只能以一个“乱”字来形容,任何成型的看法,反而更加没有市场。

      可以肯定的是,伴随着海外经济形势发展,业内对于未来经济前景的预期更加混乱。大成基金就坦言,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普通投资者要踩准市场节奏非常困难,多空因素相互作用下,股市将持续震荡。

      上投摩根则认为,鉴于2月CPI数据高于预期,且“两会”将闭幕,本轮上涨与“两会”政策预期有关,并不得不面临资金面偏紧的考验,预计后市仍以震荡为主。板块方面,个股热点可能再次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