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2月CPI公布
    部分基金“失足”错误传闻
  • 勿忘社会责任
  • 货币政策后遗症
  •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上一版  下一版
     
     
     
       | A4版:基金·基金投资
    2月CPI公布
    部分基金“失足”错误传闻
    勿忘社会责任
    货币政策后遗症
    最近成立的十家偏股型基金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勿忘社会责任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本报记者 周宏

      ⊙本报记者 周宏

      

      上周末,日本东北海域发生强震并引发东北海岸严重海啸,再次震动全球。48小时内,情况发展一日千里。2月13日,日本将地震强度从8.8级上调至9级。余震仍时有发生,火灾、交通拥堵等一系列次生灾害仍在继续。全球50多个国家表态,愿意提供帮助。

      不过,就在这个当口,一些立足于经济学“破窗理论”上的“灾难机会学说”已经开始在行业里蔓延。甚至有机构归纳出,日本大地震后,震区内大量民房及基础设施遭严重破坏,灾后重建将消耗大量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从而刺激相关行业产品价格走高,甚至有可能带动中国相关行业表现。

      另外,还有观点认为,日本是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费国,地震将令短期内原油需求有所减少,舒缓油价上涨压力,换言之,可能舒缓通胀,给全球经济带来积极影响。

      作为经济学中的一个理论,“破窗理论”本身有其的理论基础,但同时也伴随着很大争议(有人戏称其为没良心理论)。但即便不考虑这些感情上的因素,在目前形势尚未稳定,信息尚不清晰之际,人员和财产损失仍无法估算的情况下,就分析其机会是不是过早一点。

      而作为中国的三大贸易伙伴之一(另两个为欧元区和美国)、重要出口目的地和最重要的进口来源地,此时分析,日本地震会给中国经济造成什么影响,也实在是不靠谱的事情。

      原本步履蹒跚的日本经济复苏之路,是更为困难还是多难兴邦?地震的经济停顿何时能渡过?日本经济增速是走上放缓,生产减少,消费下降的下行轨迹,还是在议论刺激政策下获得一些改变的机会。这一切的一切恐怕都言之尚早。

      在这种当口,部分投资机构急切地分析投资机会,除了会给人“钻在钱眼里拔不出来”的不好感觉外,同时也有容易落人急于唱多营销产品不惜误导投资者的口实。而对于基金投资者而言,此时擦亮眼睛,观察下各家基金公司在此期间的表现,是否会乘此机会营销产品,也是判断相关机构是否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或是营销合规程度的试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