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两会特别报道
  • 4:两会特别报道
  • 5:两会特别报道
  • 6:焦点
  • 7:观点·专栏
  • 8:公司
  • 9:市场
  • 10:市场趋势
  • 11:开市大吉
  • 12:上证研究院·宏观新视野
  • 13:圆桌
  • 14:信息披露
  • 15:信息披露
  • 16:信息披露
  • 17:信息披露
  • 18:信息披露
  • 19:信息披露
  • 20:信息披露
  • 21:信息披露
  • 22:信息披露
  • 23:信息披露
  • 24:信息披露
  • 25:信息披露
  • 26:信息披露
  • 27:信息披露
  • 28:信息披露
  • 29:信息披露
  • 30:信息披露
  • 31:信息披露
  • 32:信息披露
  • A1:基金周刊
  • A2:基金·基金一周
  • A3:基金·焦点
  • A4:基金·基金投资
  • A5:基金·视点
  • A6:基金·市场
  • A7:基金·公司巡礼
  • A8:基金·封面文章
  • A10:基金·海外
  • A11: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2:基金·投资者教育
  • A13:基金·晨星排行榜
  • A14:基金·互动
  • A15:基金·专访
  • A16:基金·人物
  • 本报全媒体出击 两会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 我就在那里
  • 明天是最艰苦的一天
  • 累并快乐着
  • 两会给了我“浓缩体验”
  • 两会新闻战是集团军作战
  • 有幸记录“十二五”开局之年
  • 有苦也有甜
  • 马蔚华:社会责任应
    内化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 熨平内心的焦躁
  •  
    2011年3月14日   按日期查找
    4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 4版:两会特别报道
    本报全媒体出击 两会报道引发强烈反响
    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
    我就在那里
    明天是最艰苦的一天
    累并快乐着
    两会给了我“浓缩体验”
    两会新闻战是集团军作战
    有幸记录“十二五”开局之年
    有苦也有甜
    马蔚华:社会责任应
    内化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
    熨平内心的焦躁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熨平内心的焦躁
    2011-0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陈俊岭

      ⊙记者 陈俊岭

      

      对我来说,这次参加两会报道是一场熨平内心焦躁的过程。

      上会的首要任务是堵人,而堵人的最大挑战是第一时间“认清脸”,为防止看“走眼”,会前必须做足功课——将次日要堵人的正侧面照片,打印在几张A4纸上,记到烂熟于胸。尽管如此,面对衣着统一、长相相似的委员,辨清目标依然并非易事。因此,上会之前,心中难免忐忑。

      参加两会报道也是一场惊喜与遗憾交织的过程。话说某天,政协全体会,我受命去堵某委员。会后,我早早守候在重要出口,眼看一位位委员从眼前飘过,唯独不见该委员身影。此时手机上跳出同事发来的短信:“今天一定要采到,明天见报”。看了短信,更加觉得心急如火。眼见众委员散尽,于是一个箭步冲到广场,该委员正坐在大巴最前排,采访顺势展开——可惜驻地距大会堂仅千余米。

      转眼两会结束了,会前的焦躁与忐忑,在一日日的紧张与惊喜中渐渐熨平。(本栏编辑 衡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