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头版
  • 2:两会特别报道
  • 3:要闻
  • 4:焦点
  • 5:产经新闻
  • 6:财经海外
  • 7:观点·专栏
  • 8:公 司
  • 9:公司纵深
  • 10:公司前沿
  • 11:公司融资
  • 12:专版
  • A1:市 场
  • A2:市场·新闻
  • A3:市场·动向
  • A4:市场·资金
  • A5:市场·观察
  • A6:市场·期货
  • A7:信息披露
  • A8:股指期货·融资融券
  • B1:披 露
  • B4:信息披露
  • B5:信息披露
  • B6:信息披露
  • B7:信息披露
  • B8:信息披露
  • B9:信息披露
  • B10:信息披露
  • B11:信息披露
  • B12:信息披露
  • B13:信息披露
  • B14:信息披露
  • B15:信息披露
  • B16:信息披露
  • B17:信息披露
  • B18:信息披露
  • B19:信息披露
  • B20:信息披露
  • B21:信息披露
  • B22:信息披露
  • B23:信息披露
  • B24:信息披露
  • B25:信息披露
  • B26:信息披露
  • B27:信息披露
  • B28:信息披露
  • B29:信息披露
  • B30:信息披露
  • B31:信息披露
  • B32:信息披露
  • B33:信息披露
  • B34:信息披露
  • B35:信息披露
  • B36:信息披露
  • B37:信息披露
  • B38:信息披露
  • B39:信息披露
  • B40:信息披露
  • B41:信息披露
  • B42:信息披露
  • B43:信息披露
  • B44:信息披露
  • B45:信息披露
  • B46:信息披露
  • B47:信息披露
  • B48:信息披露
  • B49:信息披露
  • B50:信息披露
  • B51:信息披露
  • B52:信息披露
  • B53:信息披露
  • B54:信息披露
  • B55:信息披露
  • B56:信息披露
  • B57:信息披露
  • B58:信息披露
  • B59:信息披露
  • B60:信息披露
  • B61:信息披露
  • B62:信息披露
  • B63:信息披露
  • B64:信息披露
  • B65:信息披露
  • B66:信息披露
  • B67:信息披露
  • B68:信息披露
  • B69:信息披露
  • B70:信息披露
  • B71:信息披露
  • B72:信息披露
  • B73:信息披露
  • B74:信息披露
  • B75:信息披露
  • B76:信息披露
  • B77:信息披露
  • B78:信息披露
  • B79:信息披露
  • B80:信息披露
  • 通胀仍是最大忧虑 消费或引领结构性行情
  • “流动性”迷踪
  • cnstock
  • 每日关注
  •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 基金销售新规实施一周年 “费用瓶颈”依旧待解
  •  
    2011年3月15日   按日期查找
    A1版:市 场 上一版  下一版
     
     
     
       | A1版:市 场
    通胀仍是最大忧虑 消费或引领结构性行情
    “流动性”迷踪
    cnstock
    每日关注
    预判未来行情 公募谨慎私募乐观
    基金销售新规实施一周年 “费用瓶颈”依旧待解
    更多新闻请登陆中国证券网 > > >
     
     
    上海证券报网络版郑重声明
       经上海证券报社授权,中国证券网独家全权代理《上海证券报》信息登载业务。本页内容未经书面授权许可,不得转载、复制或在非中国证券网所属服务器建立镜像。欲咨询授权事宜请与中国证券网联系 (400-820-0277) 。
     
    稿件搜索:
      本版导航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收藏 | 打印 | 推荐  
    通胀仍是最大忧虑 消费或引领结构性行情
    2011-03-15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记者 潘圣韬 ○编辑 于勇 朱绍勇

      ⊙记者 潘圣韬

      ○编辑 于勇 朱绍勇

      

      “两会”胜利闭幕后,A股市场走势将如何演绎?

      综合研究机构观点看,居高不下的通胀和经济下行风险已成当前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不少机构甚至表示出对滞涨来临的担忧。但机构也指出,A股出现单边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大,后市更可能延续之前的结构性行情。而估值合理且受益于低端劳动力收入提升的消费品板块,则是受到了研究机构的一致推崇。

      过去一段时间,基于“两会”维稳及政策红利预期,周期性品种的估值修复行情与政策性的主题投资交替演绎,令“两会”期间的A股市场精彩纷呈。不过随着“两会”闭幕以及2月宏观经济数据披露,市场预期的焦点重新切换到了对通胀及经济下行的担忧上。

      南京证券分析师周旭指出,上周公布的经济数据,显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出口和消费都超预期回落,尤其是2月份消费增速远远低于08、09年同期增速,似乎不能完全用季节性因素解释,表明宏观紧缩政策正对经济产生收缩影响。

      在通胀高企和经济回落预期下,分析人士普遍表示出对滞涨来临的担忧。招商证券分析师陈文招认为,在高通胀高增长阶段之后,经济往往会经历一段类滞涨阶段,而且此阶段已越来越近。

      基于上述判断,有机构认为,经济回落的效应可能会在二季度开始体现出来,周期性行业的估值修复行情也将因此告一段落。

      不过研究机构对于经济数据的解读并不完全趋同。光大证券策略组认为,如果不考虑中东局势恶化引发油价大涨的情形,只要政府维持既有的政策力度,即使CPI可能有些小幅度的反复,通胀失控的风险仍在降低。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可能受制于居高不下的通胀及经济下行风险,但A股后市单边下行的可能性也不大,行情将延续之前的结构性特点,这点在研究机构中也形成了共识。

      而机构在看淡周期性行业的同时,对于消费品的看好渐趋一致。陈文招指出,消费品的估值水平已经比较合理和安全,而低端劳动力收入提升将有效提升大众消费品以及替代人力的机械电子设备。

      广发证券策略分析师林鲁东认为,后市涨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需求因素,如果市场担心需求有问题,市场的重点可能从周期性行业重新回到消费品。

      林鲁东还指出,此前表现活跃的主题类投资两会后将出现分化,“成长性足以支撑业绩的个股还会继续表现,同时估值过高的个股将面临较大风险。但总体看,二季度高估值的成长股表现可能不会太好。”